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传说佛陀圆寂前,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管理是戒律的外化,对佛教僧团的管理,关系到佛教的生存,用这个标准来选住持,中合适的。
书中还记载了雪堂禅师父亲的故事,这就很有意思了。一般来说,出家人出家后,就与本人的亲属和家庭没有关系了。记录他父亲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
雪堂对他的徒弟庵光和尚说:“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的父亲叫独居士,他曾经说过:心中没有主宰的一定不能立,外面不端正的事一定不要行。这两句话应该终身奉行,圣贤的事业自然具备。我经常把它佩带在身边,在家时用来帮助我修身,出家时帮助我修道。等到担任住持时,用它来率身临众,例如用秤可以称轻重,用墨斗曲尺可以划方圆。离开这两句话事事没有准则。”
这个故事透露了几个秘密。第一,雪堂出家很晚,二十岁时还在家聆听父亲的教导。第二,他父亲信佛,不然不能叫独居士。第三,他父亲道德修养很高,不然不能说出如此水平的话来。第四,他受他父亲影响很大,也许在世界观形成时,他父亲是他最主要的导师。以上四个秘密,是不是可以让我得出这个结论:佛法与世间的道理是可以相通的?如果这个推论有道理,那么,他父亲也是个高人啊。
编者为说明和引申这段话,引用了达摩禅师的一句话:“内心无喘,身如墙壁。”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如果从身体上理解,是不是像我们打坐一样,呼吸平稳到几乎难以察觉的地步,身体就稳如墙壁了呢?
应该不是这样理解,因为他讲的是“内心无喘”,大概是心理上没有波动没有犹豫的状态,那么身体也就百物不侵了吧。当然,我并不试图真正弄懂它,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没有达到。但是,能够得出上面四个秘密,是不是也有很大收获呢?
还有一则故事透露了雪堂禅师的情况。
原文是这样说的:雪堂禅师生于富贵之家,然而却并没有富贵子弟的骄奢倨傲,平时生活简朴,品格清雅,不喜欢珍奇古玩之类的东西。他住持乌巨山时,有一个僧人送给他一面铁镜,雪堂和尚说:“山里泉水清澈,毛发可照,留着这面有什么用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发现了,雪堂禅师是个富二代,说不定还是个官二代。
这里还有一个信息,就是铁镜。我在博物馆见到过铜镜,在没有玻璃镜子之前,这是中国人镜子的主流。但是铁镜就比较稀罕了,因为铁的硬度大,要把它磨成镜面,得费多大精力?所以说,铁镜是极其珍贵的。
作为富二代,雪堂不爱珍宝,这个好解释。一个人喜欢什么东西,是因为这个东西带来的愉悦感。随着拥有的增加,物品带来的愉悦感,会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比如,当你年收入只有十万时,老板给你一次性地奖金发放了二十万,你会喜出望外,愉悦感爆棚。就像当年,我给王工发资金的情况。但当年薪超过一百万时,奖金二十万,你的愉悦感就锐减了。
妍子就是富二代,她对所谓的好东西,并不奢求,因为她见惯不惊,也许一颗钻石给她的惊喜,还赶不上我给她一个真诚的笑脸。
雪堂和尚这位富二代,出家肯定不是为了生存,其父亲的高洁,肯定也不是因为家庭感情原因,更不可能是为了避祸或者挣名声,这种人做任何事情,主要是凭自己的志趣,所以他的教导和行为是一致的,显得简单而真诚。
雪堂本人的道德要求很高,从他父亲的言论看来,就可见其家风对他的影响。西方有句话叫“三代人才能成就一个贵族”,这是指家庭传承的积累。雪堂本人成为一代宗师,估计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
弟子们有记述雪堂性格和行为的片断,非常生动,犹如雪堂就在我们身边。
原文的意思是这样的:雪堂生性仁爱有礼,慈忍有德,忠以尽已,恕以让人,尊贤敏能,出言慎重。从不冷嘲热讽,也不说鄙语粗言,脸上没有孤峻险阻之色,行事没有横志暴怒之气。出入丛林毫不留恋,极为耿介清洁。他曾经说:“古代修道的人对于身外之物看得非常淡泊,没有特别的嗜好,没有玩物丧志的忧虑,因此能忘势位,去声色,没有丝毫勉强,自然如此。现在的修道人则大不相同了,费了许多精力,做了许多伎俩,仍然不能成就道业。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没有生铁铸就的坚定志向、行事不笃切专一,尽挑些无关紧要的事做。”
从弟子对他的这段描述来看,他基本上对于儒家的道德修养,是一个身体力行者。但从他本人的那段话来说,淡泊名利是他的本分,如果他要名利,何必要出家呢?但是,也侧面证明了,在当时,许多和尚是不能淡泊的。才有他所说道业不成的后果。因为出家学佛,应该以成道为根本目标,如果不把精力集中在这上面,只为名闻利养工作,那就失去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瞎折腾了。以我的知识,我知道,唐代的佛教大师比宋代出得多,南宋当时估计就更少了,所以,雪堂所说的古人,也包含了对已经离去的过去大师,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他的道德修养,在对待人上,就看得出来。应庵昙华禅师,按宗教师承来说,辈分是雪堂的师侄,雪堂是长辈。但在昙华禅师住明果寺的时候,雪堂和尚常主动到昙华禅师的寝室去看望,有人私下议论:这恐怕有失尊卑之礼吧。在古代,这个礼是重要的社会规范,相当于法律制度;在佛教,这个礼也是非常讲究的。但雪堂和尚不这么认为,他辩驳说:昙华和尚论师承他是我的法侄,然而他为人端正,不喜欢名闻利养,不因为自己的好恶而称赞或诽谤人,不花言巧语、阿谀奉承,见地高明,任运自在,非常难得,因此我十分敬重他。
从这一段,可以看到,雪堂禅师尊重道德高尚的人,不管他的地位如何。不服真理,不端架子。倒是我有一事不明,前面他说昙华和尚道德如何,我都可以理解,但末后那句“任运自在”是指的什么,我真的不知道。难道是指佛法中的某种境界?也许吧。
雪堂禅师的事迹还有一些,但在我看来,他有关道德的记述比较多,属于中华道德模范的人物吧。
但在我看来,有些道德规范是儒家思想本身就有的,这是不是反映了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某种结合呢?如果这个猜测为真的话,就可以解释,佛教为什么在中国迅速流行,禅宗在传统知识分子中受到追捧的原因了。因为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的一致性,双方有了学习和理解的交集,才使某些方面儒禅不分的情况吧。
如果这个猜测为真的话,还会有第二个推论。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某些方面,尤其是道德方面,也影响甚至改造了佛教的传承方式,这就是所谓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吧。
从制度上来说,也看得出一些痕迹。比如,寺院的住持,需要由官府来认定,那么,佛教的理论肯定得到了主流价值的某种肯定,要不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朝廷,是不会如此认真地对待佛教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年韩愈反对佛教的努力,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佛教毕竟已经进入朝廷的事业范围了。
雪堂禅师强调用心专一,也许这就是我和妍子的区别。我打坐带有试一试的感觉,有点三心二意。但她是纯粹爱好,用心就容易专一,所以进步也比我快。我不知道这个推理是否正确。
但是,我爱看闲书,闲着看书的态度,却给了我很大的利益。第一,让看书变得有趣味,使我的生活也有了趣味。第二,得到某些推论,仿佛自己也有收获。
反过来检讨我过去读书的方式: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虽然一本正经,但有时觉得枯燥。况且,读经,我能读出什么成果出来呢?古人读经几千年了,也没见出现什么巨大的理论成果。读史虽然像看故事,但很多故事写得不生动,印象也不深。更重要的是,历史主要是给执政者看的,我算老几?但是读杂书就不同了,正因为没有欲求,所以轻松,得出一两个所谓的结论,还可以自我安慰、自我欣赏一番。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这样理解吗?
传说佛陀圆寂前,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管理是戒律的外化,对佛教僧团的管理,关系到佛教的生存,用这个标准来选住持,中合适的。
书中还记载了雪堂禅师父亲的故事,这就很有意思了。一般来说,出家人出家后,就与本人的亲属和家庭没有关系了。记录他父亲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
雪堂对他的徒弟庵光和尚说:“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的父亲叫独居士,他曾经说过:心中没有主宰的一定不能立,外面不端正的事一定不要行。这两句话应该终身奉行,圣贤的事业自然具备。我经常把它佩带在身边,在家时用来帮助我修身,出家时帮助我修道。等到担任住持时,用它来率身临众,例如用秤可以称轻重,用墨斗曲尺可以划方圆。离开这两句话事事没有准则。”
这个故事透露了几个秘密。第一,雪堂出家很晚,二十岁时还在家聆听父亲的教导。第二,他父亲信佛,不然不能叫独居士。第三,他父亲道德修养很高,不然不能说出如此水平的话来。第四,他受他父亲影响很大,也许在世界观形成时,他父亲是他最主要的导师。以上四个秘密,是不是可以让我得出这个结论:佛法与世间的道理是可以相通的?如果这个推论有道理,那么,他父亲也是个高人啊。
编者为说明和引申这段话,引用了达摩禅师的一句话:“内心无喘,身如墙壁。”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如果从身体上理解,是不是像我们打坐一样,呼吸平稳到几乎难以察觉的地步,身体就稳如墙壁了呢?
应该不是这样理解,因为他讲的是“内心无喘”,大概是心理上没有波动没有犹豫的状态,那么身体也就百物不侵了吧。当然,我并不试图真正弄懂它,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没有达到。但是,能够得出上面四个秘密,是不是也有很大收获呢?
还有一则故事透露了雪堂禅师的情况。
原文是这样说的:雪堂禅师生于富贵之家,然而却并没有富贵子弟的骄奢倨傲,平时生活简朴,品格清雅,不喜欢珍奇古玩之类的东西。他住持乌巨山时,有一个僧人送给他一面铁镜,雪堂和尚说:“山里泉水清澈,毛发可照,留着这面有什么用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发现了,雪堂禅师是个富二代,说不定还是个官二代。
这里还有一个信息,就是铁镜。我在博物馆见到过铜镜,在没有玻璃镜子之前,这是中国人镜子的主流。但是铁镜就比较稀罕了,因为铁的硬度大,要把它磨成镜面,得费多大精力?所以说,铁镜是极其珍贵的。
作为富二代,雪堂不爱珍宝,这个好解释。一个人喜欢什么东西,是因为这个东西带来的愉悦感。随着拥有的增加,物品带来的愉悦感,会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比如,当你年收入只有十万时,老板给你一次性地奖金发放了二十万,你会喜出望外,愉悦感爆棚。就像当年,我给王工发资金的情况。但当年薪超过一百万时,奖金二十万,你的愉悦感就锐减了。
妍子就是富二代,她对所谓的好东西,并不奢求,因为她见惯不惊,也许一颗钻石给她的惊喜,还赶不上我给她一个真诚的笑脸。
雪堂和尚这位富二代,出家肯定不是为了生存,其父亲的高洁,肯定也不是因为家庭感情原因,更不可能是为了避祸或者挣名声,这种人做任何事情,主要是凭自己的志趣,所以他的教导和行为是一致的,显得简单而真诚。
雪堂本人的道德要求很高,从他父亲的言论看来,就可见其家风对他的影响。西方有句话叫“三代人才能成就一个贵族”,这是指家庭传承的积累。雪堂本人成为一代宗师,估计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
弟子们有记述雪堂性格和行为的片断,非常生动,犹如雪堂就在我们身边。
原文的意思是这样的:雪堂生性仁爱有礼,慈忍有德,忠以尽已,恕以让人,尊贤敏能,出言慎重。从不冷嘲热讽,也不说鄙语粗言,脸上没有孤峻险阻之色,行事没有横志暴怒之气。出入丛林毫不留恋,极为耿介清洁。他曾经说:“古代修道的人对于身外之物看得非常淡泊,没有特别的嗜好,没有玩物丧志的忧虑,因此能忘势位,去声色,没有丝毫勉强,自然如此。现在的修道人则大不相同了,费了许多精力,做了许多伎俩,仍然不能成就道业。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没有生铁铸就的坚定志向、行事不笃切专一,尽挑些无关紧要的事做。”
从弟子对他的这段描述来看,他基本上对于儒家的道德修养,是一个身体力行者。但从他本人的那段话来说,淡泊名利是他的本分,如果他要名利,何必要出家呢?但是,也侧面证明了,在当时,许多和尚是不能淡泊的。才有他所说道业不成的后果。因为出家学佛,应该以成道为根本目标,如果不把精力集中在这上面,只为名闻利养工作,那就失去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瞎折腾了。以我的知识,我知道,唐代的佛教大师比宋代出得多,南宋当时估计就更少了,所以,雪堂所说的古人,也包含了对已经离去的过去大师,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他的道德修养,在对待人上,就看得出来。应庵昙华禅师,按宗教师承来说,辈分是雪堂的师侄,雪堂是长辈。但在昙华禅师住明果寺的时候,雪堂和尚常主动到昙华禅师的寝室去看望,有人私下议论:这恐怕有失尊卑之礼吧。在古代,这个礼是重要的社会规范,相当于法律制度;在佛教,这个礼也是非常讲究的。但雪堂和尚不这么认为,他辩驳说:昙华和尚论师承他是我的法侄,然而他为人端正,不喜欢名闻利养,不因为自己的好恶而称赞或诽谤人,不花言巧语、阿谀奉承,见地高明,任运自在,非常难得,因此我十分敬重他。
从这一段,可以看到,雪堂禅师尊重道德高尚的人,不管他的地位如何。不服真理,不端架子。倒是我有一事不明,前面他说昙华和尚道德如何,我都可以理解,但末后那句“任运自在”是指的什么,我真的不知道。难道是指佛法中的某种境界?也许吧。
雪堂禅师的事迹还有一些,但在我看来,他有关道德的记述比较多,属于中华道德模范的人物吧。
但在我看来,有些道德规范是儒家思想本身就有的,这是不是反映了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某种结合呢?如果这个猜测为真的话,就可以解释,佛教为什么在中国迅速流行,禅宗在传统知识分子中受到追捧的原因了。因为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的一致性,双方有了学习和理解的交集,才使某些方面儒禅不分的情况吧。
如果这个猜测为真的话,还会有第二个推论。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某些方面,尤其是道德方面,也影响甚至改造了佛教的传承方式,这就是所谓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吧。
从制度上来说,也看得出一些痕迹。比如,寺院的住持,需要由官府来认定,那么,佛教的理论肯定得到了主流价值的某种肯定,要不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朝廷,是不会如此认真地对待佛教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年韩愈反对佛教的努力,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佛教毕竟已经进入朝廷的事业范围了。
雪堂禅师强调用心专一,也许这就是我和妍子的区别。我打坐带有试一试的感觉,有点三心二意。但她是纯粹爱好,用心就容易专一,所以进步也比我快。我不知道这个推理是否正确。
但是,我爱看闲书,闲着看书的态度,却给了我很大的利益。第一,让看书变得有趣味,使我的生活也有了趣味。第二,得到某些推论,仿佛自己也有收获。
反过来检讨我过去读书的方式: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虽然一本正经,但有时觉得枯燥。况且,读经,我能读出什么成果出来呢?古人读经几千年了,也没见出现什么巨大的理论成果。读史虽然像看故事,但很多故事写得不生动,印象也不深。更重要的是,历史主要是给执政者看的,我算老几?但是读杂书就不同了,正因为没有欲求,所以轻松,得出一两个所谓的结论,还可以自我安慰、自我欣赏一番。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这样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