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宋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皇帝赵顼也为此大为恼怒,之所以这么重视林昭沟通茶马道的提议,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皇帝只是认为马匹数量在下降,却并不知道牧场的土地使用发生了变化。
牧马监林昭是知道的,但是具体的牧场情况却不知晓。但是苏岸就不一样了,在进入禁军之前,苏岸曾经在西军之中待过,对这些事情都十分熟悉。故而一路沿着渭河西行,很快就发现了这些问题。
林昭摇头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牧马是如此,青苗法亦是如此,其实很多事情本身的初衷或者规定都是很不错的。问题往往就出在后来的执行上,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也正是因此。这个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很多好想法,好政策最终还是无济于事,根本得不到实际应有的效果。
关于牧场的问题,已经是初见端倪,皇帝迟早是要知道的,待回到汴京也完全可以和皇帝略微提起。不过看到身边的苏岸,林昭又觉得自己完全是多此一举。
出了大散关再往西,要经过陇右之地,擦着西夏国的领地过去,然后直达河湟青唐城。
在此之前走过的都富庶安宁之地,一路上还有大宋地方官的照顾,方便又安全,而接下来却要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艰难险阻。虽说宋朝与吐蕃关系良好,毕竟经过的大都是荒无人烟,不大太平的境遇,马匪盗贼自然不必说了,光是自然条件都够让受了。
正是因此,林昭才决定在大散关停歇休整两日,一来是添置些用度物品,二来也是让人解解乏,养精蓄锐,闯过稍后的难关。
于是乎大队在大散关停歇下来,做稍微的休整,然后整装待发。
大散关作为一个主要的关口,军事防卫意义十分重大,相对来说商业和生活方面的东西就不那么完善了。
五百多人的使团,在当地驻军的配合下,暂时有了一个安顿之地。之后林昭带着苏岸并几名贴身护卫出营去了,到大散关所在的集镇上去用餐。更为主要的是,林昭想要趁此了解一下宋朝的西北民风,以及一些相关信息。
安远客栈在大散关一带十分有名,凡是出关前往陇右、河湟、河西、甚至是西域的商人大都在此居住。一来是因为条件不错,二来则都是为了取个“安全出远门”的彩头,所以生意非常好!
林昭出来吃饭,见此处的人最多,故而也就选择了这里。尤其是这里有许多的来往东西的客商,让他更感兴趣,可以从这些客商口中得到很多想要的信息,这将对自己此番出使大有帮助。
“公子,坐吧,西北苦寒之地,比不上中原,吃食也相对简单些!”
安远客栈的大厅里,伙计送上了几道招牌菜,据说都是当地有名的美味佳肴。林昭只是看了一眼,只觉得比江南居的美食差了千万倍。
不过这些是西北自然没法与汴京相提并论。何况西北本就是以豪放粗狂而著称的,自然条件也差了许多,想要吃到新鲜的蔬菜并不容易。故而桌上多是些肉食,看着倒也不错,还算比较诱人。
林昭知道,以后一段时间可能一直都会是如此,所以必须要学会适应。故而笑道:“伯洲说笑的,能如此丰盛就不错了。”
“公子将就着用些吧,虽然不如中原和江南的菜肴精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好!”林昭一边享用美食,一边问道:“对了,如今西北,尤其是陕西路这边,防御西夏到底是个什么体系,什么情况?”
出使西北,林昭对于宋军与西夏之间的攻守形势,一些军事方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毕竟前世也是警校学生,也算是半个军人,故而有种先天的好奇与敏感。
苏岸道:“西夏雄踞西北已经百年时光,我们大宋与他们打了许多年仗,虽说也有许多胜利。可是改变不了现在的状况,始终如此撼动西夏的存在,所以我们只能采用较为被动的防御。
仁宗庆历元年,范文正公经略西北,将陕西路,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还有永兴军和保安军坐镇西北,对西夏是个很好的威慑。
当时范文正公修建了许多堡寨,确定了这样一个防御西夏策略,曾经多次让党项骑兵望关兴叹。当然了,也离不开诸多将军们的镇守,才保得汴京安然无恙。”
“是啊,有西夏这么个祸患在,哪里能够安宁?”林昭轻叹一声,其实在历史上,对于宋朝的威胁最大的始终是西夏。辽国虽然也强大,时而与宋朝之间也有兵戈相交之声,但是对宋朝造成的危害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西夏不一样,因为名义上曾经是宋朝的领地,定难五州!而且每次边患产生,对于宋朝造成的破坏都不可估量。
所以大宋朝对于西夏才格外关注,提防!边境的几个路都陈以重兵,一方面是防备,同时也是一种威慑!
“听说西军中,有许多著名的名家世家,我倒是很有兴趣的。”
苏岸解释道:“是啊,比如之前的麟州杨家,还有府州折家。清涧城重家,也多亏了这些人,否则西北的局势恐怕早就镇不住了。”
杨家将,佘(折)太君,小经略相公种师道,这些都是人熟能详的人物,林昭都是知晓的,一个个的名字说出来那都是如雷贯耳。
苏岸续道:“杨家人丁不旺,虽然盛名犹在,但是已经不如从前了。如今西北一直长盛不衰的是府州这家和清涧城种家。都是人才辈出,很是兴旺。尤其是折家,乃是鲜卑折兰王的后裔,所以身上也隐约有胡风。
折家上下都是好男儿,男子大都从军,甚至连折家的女儿都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其实在宋朝,真正著名的应该是折家将,相对来说杨家将似乎有点昙花一现。
正在说话间,门口一阵喧闹,一行数十匹马在门口停下,同时一大帮人走了进来……RS
/>
皇帝赵顼也为此大为恼怒,之所以这么重视林昭沟通茶马道的提议,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皇帝只是认为马匹数量在下降,却并不知道牧场的土地使用发生了变化。
牧马监林昭是知道的,但是具体的牧场情况却不知晓。但是苏岸就不一样了,在进入禁军之前,苏岸曾经在西军之中待过,对这些事情都十分熟悉。故而一路沿着渭河西行,很快就发现了这些问题。
林昭摇头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牧马是如此,青苗法亦是如此,其实很多事情本身的初衷或者规定都是很不错的。问题往往就出在后来的执行上,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也正是因此。这个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那么很多好想法,好政策最终还是无济于事,根本得不到实际应有的效果。
关于牧场的问题,已经是初见端倪,皇帝迟早是要知道的,待回到汴京也完全可以和皇帝略微提起。不过看到身边的苏岸,林昭又觉得自己完全是多此一举。
出了大散关再往西,要经过陇右之地,擦着西夏国的领地过去,然后直达河湟青唐城。
在此之前走过的都富庶安宁之地,一路上还有大宋地方官的照顾,方便又安全,而接下来却要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艰难险阻。虽说宋朝与吐蕃关系良好,毕竟经过的大都是荒无人烟,不大太平的境遇,马匪盗贼自然不必说了,光是自然条件都够让受了。
正是因此,林昭才决定在大散关停歇休整两日,一来是添置些用度物品,二来也是让人解解乏,养精蓄锐,闯过稍后的难关。
于是乎大队在大散关停歇下来,做稍微的休整,然后整装待发。
大散关作为一个主要的关口,军事防卫意义十分重大,相对来说商业和生活方面的东西就不那么完善了。
五百多人的使团,在当地驻军的配合下,暂时有了一个安顿之地。之后林昭带着苏岸并几名贴身护卫出营去了,到大散关所在的集镇上去用餐。更为主要的是,林昭想要趁此了解一下宋朝的西北民风,以及一些相关信息。
安远客栈在大散关一带十分有名,凡是出关前往陇右、河湟、河西、甚至是西域的商人大都在此居住。一来是因为条件不错,二来则都是为了取个“安全出远门”的彩头,所以生意非常好!
林昭出来吃饭,见此处的人最多,故而也就选择了这里。尤其是这里有许多的来往东西的客商,让他更感兴趣,可以从这些客商口中得到很多想要的信息,这将对自己此番出使大有帮助。
“公子,坐吧,西北苦寒之地,比不上中原,吃食也相对简单些!”
安远客栈的大厅里,伙计送上了几道招牌菜,据说都是当地有名的美味佳肴。林昭只是看了一眼,只觉得比江南居的美食差了千万倍。
不过这些是西北自然没法与汴京相提并论。何况西北本就是以豪放粗狂而著称的,自然条件也差了许多,想要吃到新鲜的蔬菜并不容易。故而桌上多是些肉食,看着倒也不错,还算比较诱人。
林昭知道,以后一段时间可能一直都会是如此,所以必须要学会适应。故而笑道:“伯洲说笑的,能如此丰盛就不错了。”
“公子将就着用些吧,虽然不如中原和江南的菜肴精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好!”林昭一边享用美食,一边问道:“对了,如今西北,尤其是陕西路这边,防御西夏到底是个什么体系,什么情况?”
出使西北,林昭对于宋军与西夏之间的攻守形势,一些军事方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毕竟前世也是警校学生,也算是半个军人,故而有种先天的好奇与敏感。
苏岸道:“西夏雄踞西北已经百年时光,我们大宋与他们打了许多年仗,虽说也有许多胜利。可是改变不了现在的状况,始终如此撼动西夏的存在,所以我们只能采用较为被动的防御。
仁宗庆历元年,范文正公经略西北,将陕西路,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还有永兴军和保安军坐镇西北,对西夏是个很好的威慑。
当时范文正公修建了许多堡寨,确定了这样一个防御西夏策略,曾经多次让党项骑兵望关兴叹。当然了,也离不开诸多将军们的镇守,才保得汴京安然无恙。”
“是啊,有西夏这么个祸患在,哪里能够安宁?”林昭轻叹一声,其实在历史上,对于宋朝的威胁最大的始终是西夏。辽国虽然也强大,时而与宋朝之间也有兵戈相交之声,但是对宋朝造成的危害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而西夏不一样,因为名义上曾经是宋朝的领地,定难五州!而且每次边患产生,对于宋朝造成的破坏都不可估量。
所以大宋朝对于西夏才格外关注,提防!边境的几个路都陈以重兵,一方面是防备,同时也是一种威慑!
“听说西军中,有许多著名的名家世家,我倒是很有兴趣的。”
苏岸解释道:“是啊,比如之前的麟州杨家,还有府州折家。清涧城重家,也多亏了这些人,否则西北的局势恐怕早就镇不住了。”
杨家将,佘(折)太君,小经略相公种师道,这些都是人熟能详的人物,林昭都是知晓的,一个个的名字说出来那都是如雷贯耳。
苏岸续道:“杨家人丁不旺,虽然盛名犹在,但是已经不如从前了。如今西北一直长盛不衰的是府州这家和清涧城种家。都是人才辈出,很是兴旺。尤其是折家,乃是鲜卑折兰王的后裔,所以身上也隐约有胡风。
折家上下都是好男儿,男子大都从军,甚至连折家的女儿都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其实在宋朝,真正著名的应该是折家将,相对来说杨家将似乎有点昙花一现。
正在说话间,门口一阵喧闹,一行数十匹马在门口停下,同时一大帮人走了进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