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微信思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以,蘑菇街的经验是,要改变营销视角——要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但是微信对蘑菇街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了蘑菇街可以推哪些信息,哪些服务可以提供给买家。蘑菇街也曾有过非常多的想法,比如说能不能做营销、做推送什么的,但微信把蘑菇街原来这些“很正常”的想法都否定了。这让张郁强感到微信跟微博比有本质上的差距:微博更多的是站在蘑菇街的利益、立场上去做营销,然后就去推;微信则更多的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用户想要什么东西,才给他推什么内容——而这就会影响到所谓的“打开率”。
微信对购物目标的行为也非常明显
现在蘑菇街的购买高峰是下午两三点和晚上8~10点那个时段,正好是有些白领、上班族中午或晚上下班回家的时段,非常明显。
是的,由于人们在移动端的时间越来越长,单个人所贡献的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很高,点击数大概在89~92之间,UV(unique visitor 独立访问者数)只占30%,但是交易额已经达到60%左右,转化率更高。
在蘑菇街看来,单个点击量如此之高,除了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微信上停留而必然会产生交易外,从人性的角度看,人们在微信中接受的信息也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时尚的趋势,因而也会被新潮的款式、颜色、穿法所推动,进而构成交易。
个性化的微信未来
个性化推荐是每个电商梦寐以求的最终目标!然而这种个性化推荐不论是电商公司还是内容采购公司(广告公司)都想做却做不好,原因就是在于这中间有太多环节。例如亚马逊,早就想做个性化推荐,但亚马逊是根据用户经常买的一些衣服、型号来推荐其他的产品。这家电子商务鼻祖公司后来却发现,实验的结果表明推荐的内容和用户真正的喜好匹配度不是特别高——因为人是非常“活”的,他可能这段时间非常喜欢白色,但过段时间又喜欢蓝色,所以保不准以后会喜欢什么——人是很难琢磨的,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对这件事张郁强也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个性化推荐就像“理科生”跟“文科生”的差异,程序化的推荐模型更像理科生的思维,有很多逻辑推导,根据数据来计算。
蘑菇街的主要客户群——女孩子们,则更像文科生,是感性的,可能跟当时的心情、环境等等因素相关。比如说她晚上是去约会、看电影、吃饭,还是去歌舞厅等,并不是完全按照逻辑可以算出。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这些意外因素就不能做个性化推荐。张郁强正在研发的工作中,有一个正是个性化的产品。
但如果现在给蘑菇街的个性化产品推荐打分:从0到100,0分是一点都不符合,100分是非常匹配,蘑菇街的个性化最多可以做到50~60分。张郁强自己感觉,按照目前的方法再往上做是非常困难的。
在18~25岁的用户群中,蘑菇街也做了一些个性化努力,包括像地域、平时收藏喜好……这个可以被打50分左右。
不过令张郁强很欣慰的是,很多蘑菇街爱打扮的小编也在用,但她们正在帮蘑菇街做60分到90分的那个阶段,例如她们要去约会了可能装扮成什么样子,而这个阶段,就更多地需要人工编辑。
因此,在个性化推荐这个问题上,张郁强更推崇“技术加时尚编辑达人”这种解决办法,而像谷歌那种完全由机器技术来解决的办法并非最佳途径。
张郁强期望,明年蘑菇街能在个性化推荐这个功能上达到80~90分。或许蘑菇街考虑的问题思路是个很好的尝试,因为蘑菇街做的是导购,衣服这样的产品不是用代码、公式可以去解决的。所以蘑菇街在2014年二、三季度中首先会花时间想办法提升商品的质量、商家的服务效率,然后才是帮自己的用户找到更好、更个性的衣服。
张郁强正准备把移动端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做——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习惯完全迥异。或许他的感觉是对的:目前整个互联网上个性化推荐都还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蘑菇街因为有之前的用户积累已经赢得了先机。
渗进280万用户的“血管”
供电局的底线:三条会放弃微信的规则
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供电”)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鸣手里握着三个“核弹钮”:
如果微信平台不能负责安全,那么微信方案必将搁置!如果不能使用专网,那么微信这个平台再好也要放弃!如果解决不了多方发起支付这个问题,那么微信再美,深圳供电也只能望洋兴叹!
杨鸣反复告诉自己,其中任何一个“核弹钮”引爆,都会让这次移动互联网的探索接近崩溃!这样的感觉让他很纠结,但是微信给深圳供电带来的客户服务的进步,让杨鸣又反复告诉自己:必须再试一试。
杨鸣那时并不知道,他所担心的安全问题,在腾讯看来,和他所在公司为这个社会提供的服务一样,是属于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必备能力。毋庸置疑是由腾讯来提供的。
例如深圳供电要求的支付信息走专网做不到,微信的信息都是走公网……作为深圳供电来讲,这件事上不可能有让步……双方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杨鸣知道,如果迈不过这些关口,未来的深圳供电就还是走不到每个客户身边;走过了这一关,深圳供电和深圳的280万用户之间就能直接融在了一起。
微信,悄然成了连接深圳供电与客户的血管。
客服之变:从大叔到萝莉
2013年7月10日是客服徐惠难忘的日子。这个浓眉大眼的湖南姑娘,已经在深圳供电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了三四年,她被选为第一批在微信上应答的客服人员。“深圳供电”微信平台一上线,就有客户来“尝鲜”。她还记得那一天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请问一下,有人吗?她立刻回答:在、在、在,小编是在的哦,有什么问题能够帮到您呢?徐惠她们都是从此前95598客户服务热线团队调到新的微信客服团队,在深圳供电客服团队没强调之前,她们都是用“请问一下有什么能够帮到您”这种规范的语言。
后来杨鸣跟她们说,微信是网络体,网络语言可以更加俏皮一点、活泼一点、亲民一点,包括与客户交互的时候可以多带一点微信里自有的表情。
这当然正合手机用户的口味。因此到了后来,许多网友通过答复就会跟徐惠们说“你们越来越接地气了”,或者是说“你们越来越可爱了”。
在徐惠... -->>
所以,蘑菇街的经验是,要改变营销视角——要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但是微信对蘑菇街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了蘑菇街可以推哪些信息,哪些服务可以提供给买家。蘑菇街也曾有过非常多的想法,比如说能不能做营销、做推送什么的,但微信把蘑菇街原来这些“很正常”的想法都否定了。这让张郁强感到微信跟微博比有本质上的差距:微博更多的是站在蘑菇街的利益、立场上去做营销,然后就去推;微信则更多的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用户想要什么东西,才给他推什么内容——而这就会影响到所谓的“打开率”。
微信对购物目标的行为也非常明显
现在蘑菇街的购买高峰是下午两三点和晚上8~10点那个时段,正好是有些白领、上班族中午或晚上下班回家的时段,非常明显。
是的,由于人们在移动端的时间越来越长,单个人所贡献的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很高,点击数大概在89~92之间,UV(unique visitor 独立访问者数)只占30%,但是交易额已经达到60%左右,转化率更高。
在蘑菇街看来,单个点击量如此之高,除了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微信上停留而必然会产生交易外,从人性的角度看,人们在微信中接受的信息也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时尚的趋势,因而也会被新潮的款式、颜色、穿法所推动,进而构成交易。
个性化的微信未来
个性化推荐是每个电商梦寐以求的最终目标!然而这种个性化推荐不论是电商公司还是内容采购公司(广告公司)都想做却做不好,原因就是在于这中间有太多环节。例如亚马逊,早就想做个性化推荐,但亚马逊是根据用户经常买的一些衣服、型号来推荐其他的产品。这家电子商务鼻祖公司后来却发现,实验的结果表明推荐的内容和用户真正的喜好匹配度不是特别高——因为人是非常“活”的,他可能这段时间非常喜欢白色,但过段时间又喜欢蓝色,所以保不准以后会喜欢什么——人是很难琢磨的,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对这件事张郁强也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个性化推荐就像“理科生”跟“文科生”的差异,程序化的推荐模型更像理科生的思维,有很多逻辑推导,根据数据来计算。
蘑菇街的主要客户群——女孩子们,则更像文科生,是感性的,可能跟当时的心情、环境等等因素相关。比如说她晚上是去约会、看电影、吃饭,还是去歌舞厅等,并不是完全按照逻辑可以算出。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这些意外因素就不能做个性化推荐。张郁强正在研发的工作中,有一个正是个性化的产品。
但如果现在给蘑菇街的个性化产品推荐打分:从0到100,0分是一点都不符合,100分是非常匹配,蘑菇街的个性化最多可以做到50~60分。张郁强自己感觉,按照目前的方法再往上做是非常困难的。
在18~25岁的用户群中,蘑菇街也做了一些个性化努力,包括像地域、平时收藏喜好……这个可以被打50分左右。
不过令张郁强很欣慰的是,很多蘑菇街爱打扮的小编也在用,但她们正在帮蘑菇街做60分到90分的那个阶段,例如她们要去约会了可能装扮成什么样子,而这个阶段,就更多地需要人工编辑。
因此,在个性化推荐这个问题上,张郁强更推崇“技术加时尚编辑达人”这种解决办法,而像谷歌那种完全由机器技术来解决的办法并非最佳途径。
张郁强期望,明年蘑菇街能在个性化推荐这个功能上达到80~90分。或许蘑菇街考虑的问题思路是个很好的尝试,因为蘑菇街做的是导购,衣服这样的产品不是用代码、公式可以去解决的。所以蘑菇街在2014年二、三季度中首先会花时间想办法提升商品的质量、商家的服务效率,然后才是帮自己的用户找到更好、更个性的衣服。
张郁强正准备把移动端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做——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习惯完全迥异。或许他的感觉是对的:目前整个互联网上个性化推荐都还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蘑菇街因为有之前的用户积累已经赢得了先机。
渗进280万用户的“血管”
供电局的底线:三条会放弃微信的规则
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供电”)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鸣手里握着三个“核弹钮”:
如果微信平台不能负责安全,那么微信方案必将搁置!如果不能使用专网,那么微信这个平台再好也要放弃!如果解决不了多方发起支付这个问题,那么微信再美,深圳供电也只能望洋兴叹!
杨鸣反复告诉自己,其中任何一个“核弹钮”引爆,都会让这次移动互联网的探索接近崩溃!这样的感觉让他很纠结,但是微信给深圳供电带来的客户服务的进步,让杨鸣又反复告诉自己:必须再试一试。
杨鸣那时并不知道,他所担心的安全问题,在腾讯看来,和他所在公司为这个社会提供的服务一样,是属于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必备能力。毋庸置疑是由腾讯来提供的。
例如深圳供电要求的支付信息走专网做不到,微信的信息都是走公网……作为深圳供电来讲,这件事上不可能有让步……双方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杨鸣知道,如果迈不过这些关口,未来的深圳供电就还是走不到每个客户身边;走过了这一关,深圳供电和深圳的280万用户之间就能直接融在了一起。
微信,悄然成了连接深圳供电与客户的血管。
客服之变:从大叔到萝莉
2013年7月10日是客服徐惠难忘的日子。这个浓眉大眼的湖南姑娘,已经在深圳供电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了三四年,她被选为第一批在微信上应答的客服人员。“深圳供电”微信平台一上线,就有客户来“尝鲜”。她还记得那一天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请问一下,有人吗?她立刻回答:在、在、在,小编是在的哦,有什么问题能够帮到您呢?徐惠她们都是从此前95598客户服务热线团队调到新的微信客服团队,在深圳供电客服团队没强调之前,她们都是用“请问一下有什么能够帮到您”这种规范的语言。
后来杨鸣跟她们说,微信是网络体,网络语言可以更加俏皮一点、活泼一点、亲民一点,包括与客户交互的时候可以多带一点微信里自有的表情。
这当然正合手机用户的口味。因此到了后来,许多网友通过答复就会跟徐惠们说“你们越来越接地气了”,或者是说“你们越来越可爱了”。
在徐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