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一枕黄粱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上下又暗暗的松了一口气,许家与杨家、陆
家,乃是正经的姻亲,梅家与刘首辅一系也是素有些交情,京里传过来的信儿也是稍有拖延不必担忧。
许国定此时十分后悔不应该轻易答应退亲的事,若是当时他做态一番,犹豫一下,许是杨家的祸事解了,他与杨家说话也更容易一些,而不是像现在,多少有些尴尬。男人们忧心着前程,梅氏早就拿了旧例出来,有条不紊地督着全家把红灯笼等等全都蒙上青纱,艳色的衣裳都收了,金饰换了银饰,又让各院警醒,禁守门户,若有查到吃酒、赌博者立刻打一顿板子赶出
去。
吩咐完了这些,梅氏叹了口气,“都说皇恩浩荡,要依着我说,这一番折腾都是给活人看的。”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大行皇帝在位时广施仁政,咱们大明府也是受过圣上恩惠的,咱们家里是官家,与寻常百姓又有不同,三弟与六弟的起复之事尚未明确,还是勿要招惹祸端的好。”
“咱们自己家里的主子、下人倒也无事,只是……”梅氏比了个三字,“那家子人,且还得折腾呢,老爷原还道老太太才不过去世一年多,咱们就这样搬出去让外人瞧着不好,如今我看怕也是要后悔了。”
“左不过三个月的事,山东山高皇帝远,必不像京城一般,自家乱倒一桶洗脚水倒都浇到一个巡城的御史……”
梅氏被杨氏得话逗得呵呵直笑,“我却不知二嫂竟是如此促狭……”
“这话是你二哥在世的时候说的。”杨氏也笑了笑,原本提起许昭业时心里总是会难受,如今竟能说起他说的那些话了,“他说一次,我就记得了。”
“我原也听六爷说过,二哥在世时,最是会说笑不过了。”
“他呀,整天乐呵呵的,似是没有愁事一般,可是心里面明白得很。”杨氏道。
两人正要再说些什么,许榴和许樱已然到了门口,她俩今天穿的是一式一样的石青素面的褙子,月白的里衣,月白的素面孺裙,头上戴着一式一样的素银挂珠小凤钗,瞧着倒似是嫡亲的姐妹一般。
梅氏立时就笑了,“瞧这姐妹俩个,冷眼一瞧竟似是一母同胞一般。”
杨氏也是抿着嘴笑,许昭业去的那年樱丫头不过七岁,如今转眼之间,樱丫头已然十三了,想想这些年,竟不知如何过来的。正这个时候外面常嫂子匆匆而来,“二奶奶,二奶奶!外面来了几位军爷,送了礼单跟一车的礼物,连口茶都未曾喝,只说是谢二奶奶救了他家小主子之恩,还未等门房的人细问,转身就走了,老爷让奴婢
来问问二奶奶,到底是何情由。”许国定翻来覆去地看着桌上用蓝纸匆匆写成的礼单,皇帝驾崩,许家这样的人家上下尽都换了素色,他翻来覆去的,怎么样也想不通,自己这个文官之家,怎么跟镇守西南的武将有了交集,听送信人言,
竟有与自己的二儿媳有关,实在是让他不知如何应对。
见杨氏来了,劈头就问,“二奶奶何日认得的勇毅伯?”
杨氏立时就愣了,“勇毅伯?”勇毅伯虽说不是开国八大候之一,却也是武将世家,世代镇守西南连陲,累世皆有加恩,已然袭爵三代了,到了这一辈,勇毅伯武长安平灭苗疆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被大行皇帝钦赐了常胜将军的匾额,
勇毅伯的弟弟武长兴,更是启宣二年的文武双状元,被敏慧公主招为驸马,这样的人家怎会与自己守寡的儿媳相识,还送了礼物来呢?
“母亲,您可还记得前日你与我自外祖家贺喜归来,在路上救的那个小道士?来人既说是谢救少主之恩,当时为了此事。”许樱轻声说道。杨氏这才似如梦方醒一般,“媳妇素来深居简出,要说救人也只那一次,那小道士媳妇当年随老太太一同去三清观打樵时曾有过一面之缘,瞧他小小年纪却受了重伤,倒在路边孤单可怜,这才将他救起,送
回三清观,却不知他竟有这样的来历。”
原本极善钻营,巴不得多与权贵相交的许国定却无多少喜色,“若只是如此便罢了,旁人若是问起,也只管说只是路遇小道士,随手施援,并不知来历就是。”
“是。”杨氏福了一福应道。
这下子倒由不得许樱不起疑心了,她不敢向祖父探问,回了顺意斋,见四下无有什么外人,随口问起了梅氏,“六婶,祖父为何不欲宣扬此事?”“唉……”梅氏叹了口气,“这桩事原是一段公案,京中人多少都知道一些,我也是听旁人说的,勇毅伯虽说战功赫赫,却是多年无子,内宅时只开化不结果,便起了过继敏慧公主与驸马所生次子承爵的心思,谁知此事还未成,他府里的一个通房,就替他生了个儿子出来,原本这也是小事一桩,谁有了自己亲生的儿子,也不会再起过继他人之子的心思,可谁知那个孩子生下来之后三灾八难的,就有人传言说是敏慧公主不甘心爵位旁落,下手加害,勇毅伯原是不信的,谁知道那孩子五岁那年竟好好的落了水差点丢了性命,勇毅伯兄弟俩个打了一架,自此反目,勇毅伯更是悄悄的把孩子送了出去不知所踪,为
了这事儿,大行皇帝都觉得有些失颜面,训斥了自己妹妹和妹夫几句,却也不好硬让勇毅伯把孩子接回来,这孩子若真的是当年被送走的孩子……老爷想是怕……”
怕结交了勇毅伯,却得罪了敏慧公主……杨氏点了点头,颇为感叹,有爵人家竟也有这样的事,堂堂公主之尊,竟为了一个爵位如此算计……许樱心里却更加震动,勇毅伯……武……洪宣十六年,勇毅伯之子镇南将军武景行,被鞑子所俘,剃头易服降清,朝廷督军御史连成璧,在两军阵前痛斥其罪,武景行被激得口吐鲜血拨刀自刎……
家上下又暗暗的松了一口气,许家与杨家、陆
家,乃是正经的姻亲,梅家与刘首辅一系也是素有些交情,京里传过来的信儿也是稍有拖延不必担忧。
许国定此时十分后悔不应该轻易答应退亲的事,若是当时他做态一番,犹豫一下,许是杨家的祸事解了,他与杨家说话也更容易一些,而不是像现在,多少有些尴尬。男人们忧心着前程,梅氏早就拿了旧例出来,有条不紊地督着全家把红灯笼等等全都蒙上青纱,艳色的衣裳都收了,金饰换了银饰,又让各院警醒,禁守门户,若有查到吃酒、赌博者立刻打一顿板子赶出
去。
吩咐完了这些,梅氏叹了口气,“都说皇恩浩荡,要依着我说,这一番折腾都是给活人看的。”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大行皇帝在位时广施仁政,咱们大明府也是受过圣上恩惠的,咱们家里是官家,与寻常百姓又有不同,三弟与六弟的起复之事尚未明确,还是勿要招惹祸端的好。”
“咱们自己家里的主子、下人倒也无事,只是……”梅氏比了个三字,“那家子人,且还得折腾呢,老爷原还道老太太才不过去世一年多,咱们就这样搬出去让外人瞧着不好,如今我看怕也是要后悔了。”
“左不过三个月的事,山东山高皇帝远,必不像京城一般,自家乱倒一桶洗脚水倒都浇到一个巡城的御史……”
梅氏被杨氏得话逗得呵呵直笑,“我却不知二嫂竟是如此促狭……”
“这话是你二哥在世的时候说的。”杨氏也笑了笑,原本提起许昭业时心里总是会难受,如今竟能说起他说的那些话了,“他说一次,我就记得了。”
“我原也听六爷说过,二哥在世时,最是会说笑不过了。”
“他呀,整天乐呵呵的,似是没有愁事一般,可是心里面明白得很。”杨氏道。
两人正要再说些什么,许榴和许樱已然到了门口,她俩今天穿的是一式一样的石青素面的褙子,月白的里衣,月白的素面孺裙,头上戴着一式一样的素银挂珠小凤钗,瞧着倒似是嫡亲的姐妹一般。
梅氏立时就笑了,“瞧这姐妹俩个,冷眼一瞧竟似是一母同胞一般。”
杨氏也是抿着嘴笑,许昭业去的那年樱丫头不过七岁,如今转眼之间,樱丫头已然十三了,想想这些年,竟不知如何过来的。正这个时候外面常嫂子匆匆而来,“二奶奶,二奶奶!外面来了几位军爷,送了礼单跟一车的礼物,连口茶都未曾喝,只说是谢二奶奶救了他家小主子之恩,还未等门房的人细问,转身就走了,老爷让奴婢
来问问二奶奶,到底是何情由。”许国定翻来覆去地看着桌上用蓝纸匆匆写成的礼单,皇帝驾崩,许家这样的人家上下尽都换了素色,他翻来覆去的,怎么样也想不通,自己这个文官之家,怎么跟镇守西南的武将有了交集,听送信人言,
竟有与自己的二儿媳有关,实在是让他不知如何应对。
见杨氏来了,劈头就问,“二奶奶何日认得的勇毅伯?”
杨氏立时就愣了,“勇毅伯?”勇毅伯虽说不是开国八大候之一,却也是武将世家,世代镇守西南连陲,累世皆有加恩,已然袭爵三代了,到了这一辈,勇毅伯武长安平灭苗疆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被大行皇帝钦赐了常胜将军的匾额,
勇毅伯的弟弟武长兴,更是启宣二年的文武双状元,被敏慧公主招为驸马,这样的人家怎会与自己守寡的儿媳相识,还送了礼物来呢?
“母亲,您可还记得前日你与我自外祖家贺喜归来,在路上救的那个小道士?来人既说是谢救少主之恩,当时为了此事。”许樱轻声说道。杨氏这才似如梦方醒一般,“媳妇素来深居简出,要说救人也只那一次,那小道士媳妇当年随老太太一同去三清观打樵时曾有过一面之缘,瞧他小小年纪却受了重伤,倒在路边孤单可怜,这才将他救起,送
回三清观,却不知他竟有这样的来历。”
原本极善钻营,巴不得多与权贵相交的许国定却无多少喜色,“若只是如此便罢了,旁人若是问起,也只管说只是路遇小道士,随手施援,并不知来历就是。”
“是。”杨氏福了一福应道。
这下子倒由不得许樱不起疑心了,她不敢向祖父探问,回了顺意斋,见四下无有什么外人,随口问起了梅氏,“六婶,祖父为何不欲宣扬此事?”“唉……”梅氏叹了口气,“这桩事原是一段公案,京中人多少都知道一些,我也是听旁人说的,勇毅伯虽说战功赫赫,却是多年无子,内宅时只开化不结果,便起了过继敏慧公主与驸马所生次子承爵的心思,谁知此事还未成,他府里的一个通房,就替他生了个儿子出来,原本这也是小事一桩,谁有了自己亲生的儿子,也不会再起过继他人之子的心思,可谁知那个孩子生下来之后三灾八难的,就有人传言说是敏慧公主不甘心爵位旁落,下手加害,勇毅伯原是不信的,谁知道那孩子五岁那年竟好好的落了水差点丢了性命,勇毅伯兄弟俩个打了一架,自此反目,勇毅伯更是悄悄的把孩子送了出去不知所踪,为
了这事儿,大行皇帝都觉得有些失颜面,训斥了自己妹妹和妹夫几句,却也不好硬让勇毅伯把孩子接回来,这孩子若真的是当年被送走的孩子……老爷想是怕……”
怕结交了勇毅伯,却得罪了敏慧公主……杨氏点了点头,颇为感叹,有爵人家竟也有这样的事,堂堂公主之尊,竟为了一个爵位如此算计……许樱心里却更加震动,勇毅伯……武……洪宣十六年,勇毅伯之子镇南将军武景行,被鞑子所俘,剃头易服降清,朝廷督军御史连成璧,在两军阵前痛斥其罪,武景行被激得口吐鲜血拨刀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