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三国之大周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廷本有法令,桑树种植的多少也算考核的标准。如果劝导百姓种植桑树,一来可以使得百姓富足,二来也可满足考核。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陈盼刚才话中有一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出处是《汉书?食货志》;再之前,他还引用过孟子、孔子的话。当世不比后世,读书不易,他能随口引用史籍、经典中的语句已经让周澈吃惊不浅。此时,又听他说“朝廷本有法令”,竟是不但熟读典籍,更通晓朝廷律令。周澈无法再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太平道头领来看待了。
他想进一步地试探一下陈盼的才干,故意为难地说道:“劝民种桑当然很好。可是,购买桑苗以及种植入土都需要组织,并且需要钱财。组织倒也罢了,这钱财该怎么凑集呢?”
陈盼笑道:“立民约树僤碑。”(僤,dan)
“哦。”周澈恍然,拍了拍额头,笑道:“要非盼师提醒,一时还真没想到这个办法。”就是有点像后世的造桥铺路或者修寺庙,通过募捐,然后在桥头或者寺庙刻名字立碑记之。
当然咯,陈盼说的办法,不是募捐,应该是类似于合约的东西--本里本村家家户户都出钱,按照出钱的多少,分得桑苗数目不同。
只不过汉代造纸术不发达,这样重要的事情,一般会请石匠刻碑,立在里坊。这样的合约模式在汉代称为“僤”(详见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
周澈复问:“既然有此良策,为何不在贵里之中施行呢?”
“今日我与荀公和本里诸君会集里所,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何举半天没说话,早就憋不住了,这时总算找到了机会,急忙忙地插口说道:“这两天没能去亭舍拜见,也正是为了忙碌此事。”
“噢?原来如此!这是好事儿啊!……,不知商议得如何了?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么?”
“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各家各户各出多少钱,也大致定下来了。只等把钱收齐,便去县中市里购买桑苗。等到今年雪后,立春之前就能种下了!”
“若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如有难处,少不得麻烦亭部。”
话说到这里,该说的基本都说了。周澈见屋外天色将晚,起身告辞。何举一直把他们送出里门,这才折回。
“周君留步....”
周澈回头看见是陈盼在叫他:“盼师,还有何事?”
“君还记得前几日遇见吾师及师姐么?”
“记得,啊!对了,今日怎不见尊师?”周澈拍额道。
“劳周君挂念,家师和师姐已经北上冀州了,临行之前,家师对我言语,澈君所练功法筑基已成,却不得聚力之法。”
“哦?!莫非是想我入太平道?!”
“君是聪明人,我就不复多言了。”
……
回到亭舍,周仓、韦强等人尚未归来,庆锋迎接上来,牵马入厩,因见周澈恍恍惚惚的,关切地问道:“澈君,怎么了?可是在泰坪里办事不顺么?”
周澈回过神:“倒也不是。……,阿庆,你久在亭部,应该比较了解泰坪里吧?你觉得陈盼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盼是本地名人,庆锋确实很了解他,回答说道:“是个好人。……,怎么问起这个了?”
“我与盼师只见了两面,第一次见面时,因为陈君、刘君的缘故,闹得很不愉快,但他并不因此记恨,反而与我挚诚相见。适才在泰坪里时,他给我提了几个治理亭部的建议,都是良策啊!”将陈盼的话转述给庆锋。
庆锋道:“确实良策!这么说,澈君打算按此行事了?”
周澈避重就轻,避开“整治轻侠”这一条,单说推广桑树,回答说道:“等把各里的人召集齐了,备寇的操练上了轨道,便开始动员全亭种植桑树。”
庆锋说道:“澈君,你虽来了才没几月,但俺觉得你比仓君强多了。”
“这话怎么说?”
“仓君在这儿当了好几年的亭长,也没说过推广种桑。”庆锋出身农家,当然知道对农家来说,种植桑树的好处有多大。
“话不能这么说。前几年的大疫,全靠了仓君,本亭才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只这一点救人活人的功劳,我就远远比不上啊。”
红日西沉,周澈立在舍院门口,观看官道。不知不觉,在泰坪里待了大半天,只早上的那点饭顶着,他早就饿了,笑问庆锋:“阿庆,打算何时开饭?”
“澈君饿了么?”
“上午出来,近暮方回,早就饿了。仓君、裴君、阿强、阿伟他们料来也肯定都饿了。庆君,早点做饭吧。”
庆锋自无不允之理。
遥望远处,官道上人来人往,周澈自言自语地说道:“也不知元福他们何时回来?”他更想知道的是,裴君他们总共召来了多少人,还有陈盼所说的聚力之法。
“朝廷本有法令,桑树种植的多少也算考核的标准。如果劝导百姓种植桑树,一来可以使得百姓富足,二来也可满足考核。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陈盼刚才话中有一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出处是《汉书?食货志》;再之前,他还引用过孟子、孔子的话。当世不比后世,读书不易,他能随口引用史籍、经典中的语句已经让周澈吃惊不浅。此时,又听他说“朝廷本有法令”,竟是不但熟读典籍,更通晓朝廷律令。周澈无法再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太平道头领来看待了。
他想进一步地试探一下陈盼的才干,故意为难地说道:“劝民种桑当然很好。可是,购买桑苗以及种植入土都需要组织,并且需要钱财。组织倒也罢了,这钱财该怎么凑集呢?”
陈盼笑道:“立民约树僤碑。”(僤,dan)
“哦。”周澈恍然,拍了拍额头,笑道:“要非盼师提醒,一时还真没想到这个办法。”就是有点像后世的造桥铺路或者修寺庙,通过募捐,然后在桥头或者寺庙刻名字立碑记之。
当然咯,陈盼说的办法,不是募捐,应该是类似于合约的东西--本里本村家家户户都出钱,按照出钱的多少,分得桑苗数目不同。
只不过汉代造纸术不发达,这样重要的事情,一般会请石匠刻碑,立在里坊。这样的合约模式在汉代称为“僤”(详见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相关问题研究)
周澈复问:“既然有此良策,为何不在贵里之中施行呢?”
“今日我与荀公和本里诸君会集里所,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何举半天没说话,早就憋不住了,这时总算找到了机会,急忙忙地插口说道:“这两天没能去亭舍拜见,也正是为了忙碌此事。”
“噢?原来如此!这是好事儿啊!……,不知商议得如何了?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么?”
“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各家各户各出多少钱,也大致定下来了。只等把钱收齐,便去县中市里购买桑苗。等到今年雪后,立春之前就能种下了!”
“若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如有难处,少不得麻烦亭部。”
话说到这里,该说的基本都说了。周澈见屋外天色将晚,起身告辞。何举一直把他们送出里门,这才折回。
“周君留步....”
周澈回头看见是陈盼在叫他:“盼师,还有何事?”
“君还记得前几日遇见吾师及师姐么?”
“记得,啊!对了,今日怎不见尊师?”周澈拍额道。
“劳周君挂念,家师和师姐已经北上冀州了,临行之前,家师对我言语,澈君所练功法筑基已成,却不得聚力之法。”
“哦?!莫非是想我入太平道?!”
“君是聪明人,我就不复多言了。”
……
回到亭舍,周仓、韦强等人尚未归来,庆锋迎接上来,牵马入厩,因见周澈恍恍惚惚的,关切地问道:“澈君,怎么了?可是在泰坪里办事不顺么?”
周澈回过神:“倒也不是。……,阿庆,你久在亭部,应该比较了解泰坪里吧?你觉得陈盼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盼是本地名人,庆锋确实很了解他,回答说道:“是个好人。……,怎么问起这个了?”
“我与盼师只见了两面,第一次见面时,因为陈君、刘君的缘故,闹得很不愉快,但他并不因此记恨,反而与我挚诚相见。适才在泰坪里时,他给我提了几个治理亭部的建议,都是良策啊!”将陈盼的话转述给庆锋。
庆锋道:“确实良策!这么说,澈君打算按此行事了?”
周澈避重就轻,避开“整治轻侠”这一条,单说推广桑树,回答说道:“等把各里的人召集齐了,备寇的操练上了轨道,便开始动员全亭种植桑树。”
庆锋说道:“澈君,你虽来了才没几月,但俺觉得你比仓君强多了。”
“这话怎么说?”
“仓君在这儿当了好几年的亭长,也没说过推广种桑。”庆锋出身农家,当然知道对农家来说,种植桑树的好处有多大。
“话不能这么说。前几年的大疫,全靠了仓君,本亭才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只这一点救人活人的功劳,我就远远比不上啊。”
红日西沉,周澈立在舍院门口,观看官道。不知不觉,在泰坪里待了大半天,只早上的那点饭顶着,他早就饿了,笑问庆锋:“阿庆,打算何时开饭?”
“澈君饿了么?”
“上午出来,近暮方回,早就饿了。仓君、裴君、阿强、阿伟他们料来也肯定都饿了。庆君,早点做饭吧。”
庆锋自无不允之理。
遥望远处,官道上人来人往,周澈自言自语地说道:“也不知元福他们何时回来?”他更想知道的是,裴君他们总共召来了多少人,还有陈盼所说的聚力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