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红颜国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切相关规定和律法制定完备之后,忠亲王领着朝廷派遣的榷务监及从属回到了幽州。
而吴青利用吏部给的五天休假加紧棉花的种植。庄园里的大蒜还未到成熟的时候。吴青让佃农们每亩地收一畦鲜蒜,然后就在这一畦空地上播种棉籽。棉花的育苗期和大蒜的成熟期重叠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大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大蒜素抑制棉苗病虫害,减少棉蚜危害。这个方法是吴青事先早已计划好的。
这次庄园里总共收获了五百石鲜蒜,吴青让大家留一半晒干。鲜蒜晒干以后,可以研磨兑水作为今后棉花地的天然驱虫剂。剩下另一半卖与酱菜坊,酱菜坊根据吴青提供的配方腌制成的糖醋蒜极受京城百姓的欢迎。
庄园的宅子已经完成。吴青给木匠结了之前的佣金之后,又给了他们几张棉纺织的机械图纸。其中有三足棉搅车五台,用来轧棉去籽。有弹棉花的大木弓十个,用来弹松去过籽的净棉。再有两张擦条床,十个擦板,弹好的棉花在擦条床上用擦板搓成长条。还有脚踏三锭棉纺车三十台,以及三十台踏板投梭棉织机。
吴青让木匠师傅们先把大木弓和擦条床做出来,其他的等把织麻织罗的纺织能手请来再一同商议着打制。
两家书肆门口都张贴了招收织工的告示,很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招到了十名织工。吴青把她们全部安置在工场的集体宿舍。让她们和木匠师傅一同研究打制棉纺织机械。吴青还买来几石棉花给工人们做实验。又安排以前在工地上做饭的李大媳妇和几个妇女继续给木匠师傅及织工们做饭。而李大则负责采买和跑腿打杂。
很快就到了小满,地里的大蒜也该收获了。佃农们忙着收大蒜,晾大蒜,还要紧赶着翻整土地移栽棉苗。
等到收获的大蒜全部卖完,吴青算了一笔账。大蒜加先前卖掉的鲜蒜及蒜薹,十顷地共得现钱一千六百余贯,差不多够支付佃农们半年的工钱。
棉苗移栽后,吴青又教给他们用蒜泥兑水的方法定期给棉花驱虫。在古代缺乏杀虫剂的情况下,吴青只能用这些土办法。但愿这些努力能够起到作用,使推广棉花种植和棉纺织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这个时候,学堂和医馆也完工了。吴青从京城请来一位老夫子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又请来一位口碑颇好的游方郎中坐堂行医。
而工场里,也成功打制出了三足棉搅车、大木弓以及擦板擦条床。纺车和织机还在研究改进当中。
兴业坊的家里,吴青问过叔婶一家愿不愿意搬到庄园新宅。叔叔许是在家待得烦了,一口答应,婶婶无可无不可,只是抱怨今后买东西不方便了。吴青答应给他们买一辆马车,婶婶便也同意了。
只有堂姐不愿意去乡下生活,她还想着留在京城给自己找一门好亲呢。再说,京城繁华热闹,她一个正爱玩爱逛的花季少女,哪舍得离开京城这个花花世界。婶子一想到女儿的亲事,也在一旁帮腔。直说吴青出使外国回来了,就应该把堂姐的亲事操办起来。吴青被她们闹得心烦就点头答应了。
从庄园里带回来的小草儿,吴青替她改了个名,叫芳草。芳草和瑞娘她们相处了四五个月,倒是越发开朗了,见人就笑,嘴巴也甜。在小玉的教导下,也颇能识几个字了。
书肆的生意越来越好,在书行街属于后来居上。樟香书肆凭着精良的印刷,低廉的价格,丰富的种类一跃成为书肆行业的明星招牌。自正月开张起,半年的时间,两家书肆账上的营业总额已达七千八百贯,共售出近两万三千余册书籍。
如果把这个数字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半年的营业额已超六百万圆。看着像似不可思议,其实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书籍的价格都很昂贵。一册一百页纸张的书籍,吴青定价为三百文,相当于人民币两百四十圆。而这个价格已经比同... -->>
一切相关规定和律法制定完备之后,忠亲王领着朝廷派遣的榷务监及从属回到了幽州。
而吴青利用吏部给的五天休假加紧棉花的种植。庄园里的大蒜还未到成熟的时候。吴青让佃农们每亩地收一畦鲜蒜,然后就在这一畦空地上播种棉籽。棉花的育苗期和大蒜的成熟期重叠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大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大蒜素抑制棉苗病虫害,减少棉蚜危害。这个方法是吴青事先早已计划好的。
这次庄园里总共收获了五百石鲜蒜,吴青让大家留一半晒干。鲜蒜晒干以后,可以研磨兑水作为今后棉花地的天然驱虫剂。剩下另一半卖与酱菜坊,酱菜坊根据吴青提供的配方腌制成的糖醋蒜极受京城百姓的欢迎。
庄园的宅子已经完成。吴青给木匠结了之前的佣金之后,又给了他们几张棉纺织的机械图纸。其中有三足棉搅车五台,用来轧棉去籽。有弹棉花的大木弓十个,用来弹松去过籽的净棉。再有两张擦条床,十个擦板,弹好的棉花在擦条床上用擦板搓成长条。还有脚踏三锭棉纺车三十台,以及三十台踏板投梭棉织机。
吴青让木匠师傅们先把大木弓和擦条床做出来,其他的等把织麻织罗的纺织能手请来再一同商议着打制。
两家书肆门口都张贴了招收织工的告示,很快,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招到了十名织工。吴青把她们全部安置在工场的集体宿舍。让她们和木匠师傅一同研究打制棉纺织机械。吴青还买来几石棉花给工人们做实验。又安排以前在工地上做饭的李大媳妇和几个妇女继续给木匠师傅及织工们做饭。而李大则负责采买和跑腿打杂。
很快就到了小满,地里的大蒜也该收获了。佃农们忙着收大蒜,晾大蒜,还要紧赶着翻整土地移栽棉苗。
等到收获的大蒜全部卖完,吴青算了一笔账。大蒜加先前卖掉的鲜蒜及蒜薹,十顷地共得现钱一千六百余贯,差不多够支付佃农们半年的工钱。
棉苗移栽后,吴青又教给他们用蒜泥兑水的方法定期给棉花驱虫。在古代缺乏杀虫剂的情况下,吴青只能用这些土办法。但愿这些努力能够起到作用,使推广棉花种植和棉纺织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这个时候,学堂和医馆也完工了。吴青从京城请来一位老夫子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又请来一位口碑颇好的游方郎中坐堂行医。
而工场里,也成功打制出了三足棉搅车、大木弓以及擦板擦条床。纺车和织机还在研究改进当中。
兴业坊的家里,吴青问过叔婶一家愿不愿意搬到庄园新宅。叔叔许是在家待得烦了,一口答应,婶婶无可无不可,只是抱怨今后买东西不方便了。吴青答应给他们买一辆马车,婶婶便也同意了。
只有堂姐不愿意去乡下生活,她还想着留在京城给自己找一门好亲呢。再说,京城繁华热闹,她一个正爱玩爱逛的花季少女,哪舍得离开京城这个花花世界。婶子一想到女儿的亲事,也在一旁帮腔。直说吴青出使外国回来了,就应该把堂姐的亲事操办起来。吴青被她们闹得心烦就点头答应了。
从庄园里带回来的小草儿,吴青替她改了个名,叫芳草。芳草和瑞娘她们相处了四五个月,倒是越发开朗了,见人就笑,嘴巴也甜。在小玉的教导下,也颇能识几个字了。
书肆的生意越来越好,在书行街属于后来居上。樟香书肆凭着精良的印刷,低廉的价格,丰富的种类一跃成为书肆行业的明星招牌。自正月开张起,半年的时间,两家书肆账上的营业总额已达七千八百贯,共售出近两万三千余册书籍。
如果把这个数字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半年的营业额已超六百万圆。看着像似不可思议,其实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书籍的价格都很昂贵。一册一百页纸张的书籍,吴青定价为三百文,相当于人民币两百四十圆。而这个价格已经比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