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新嫁与剩女 (1/2)
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重生六零甜丫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起亲事, 村里今年到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也不少, 单说叶家这一大家子里,就有叶诚快到二十岁。
说起适婚年龄,这又涉及到种花国一桩激动人心的旧事。
先说碧山村, 虽地处深山,却因过去山药井救人等原因, 村人们思想觉悟比较高, 也经常与村外碧山镇等联系。
尤其张队长、白老爷子这样子的精神积极分子影响下, 村人们很多事,都会遵守种花国的规则。
比如婚姻规则。
五十年代初, 种花国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坚决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并且男满二十岁才能结婚、女方则十八岁。
此法一出,种花国普遍不满,农村地区老人更是抱怨褥骂抗议上头。总之, 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现实生活中也买卖依旧,紧紧婚姻规则出来一年内, 根据统计, 就有数十万多名女人,因为婚姻不能自主, 受家庭虐待而自杀, 甚至被杀。
很难想象, 婚姻法以前是怎样的, 哪怕碧山村亦如此。妇女的婚姻幸福靠得都是运气, 像白家老俩口、叶家老俩口等,遇到对的人真的很难。
或许,类似此类规则的实施,都是需要轰轰烈烈的。
于是乎,在五三年,种花国全国上下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婚姻群众运动。从上到下提倡婚姻自由,监督婚姻规则的落实情况,以及教导年轻人自由恋爱。
咱先不说偏僻落后乡村,怎样躲规则照旧。像城镇居民、类似碧山村思想更解放的村落,婚姻规则真的是,各个方面,轰轰烈烈渗透一回。
比如,种花国那一年离婚的男男女女,刷新历史新高,后面十年绝对比不上。甚至离婚再婚的年轻男女,都作为积极分子,被登在各大报纸上歌颂赞美。
与男人们不同,绝大多数妇女们都是真心实意感激种花国规则。尤其是在那一年,趁着最好的时机,逃脱苦海、找到新幸福、获得新人生的进步女青年。
激烈运动过后,再次恢复至平静。
老一辈思想可能难以变化,有的村恢复老旧的思想。但新一代年轻人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比如叶三叔与胡梨花。
像叶三叔这样的年轻人,碧山村不少。
村里打骂妇女不再放到明面上,出村花钱买媳妇儿这类事很少,富户娶两个姑娘绝对不会发生。而且半数人家,都遵循着婚定年龄这一说法。
不能买妻后,三个村外来媳妇儿猛得减少。
碧山村半数以上的村民,娶嫁都在三个村子里,属于内部消化,一是山沟里外来姑娘,愿意进来的少,二是考虑到离得近,还能够帮一把自家闺女。
只是这一连串的暴雨风雪灾难,接二连三陆陆续续串联来。已经定亲的人家,根本找不到机会,把媳妇儿娶进门,或者把闺女风风光光嫁出去。
男子娶妻还好说。
年龄稍微大两、三岁,也不耽误娶亲,还会被称赞为‘成熟稳重’。
姑娘们就不能这么自由,十八满婚龄就有很多人出嫁,二十岁左右没定下来,在乡村里可就算老姑娘。
哪怕已定亲也不保险,对方可以用年龄为借口反悔的,退亲的姑娘遇到好人家,就得全碰好运气。婚姻规则里可没说“二十一岁姑娘不是老姑娘。”
村里疼闺女的父母,愁得白发增多、皱纹加深。最愁的是本准备嫁去山外的闺女,只是他们愁也没有办法。
比如胡家二闺女,脾气暴躁就骂弟弟骂父母。但更多的‘老姑娘’,都是在背后偷偷抹泪、半夜咬着被子哭泣,怕让亲人担心,却更让父母兄弟操心。
大雪封山,这事只能劝慰。
再苦再酸,只得往自己肚子里咽,没有正式解除亲事,‘一女多嫁’可不是好事。
第二愁的是村里‘自行消化’的人家,这类通常都引起骂架。
现在办亲事越来越不讲究,聘礼嫁妆全部减少,亲戚朋友怎么请客,大办不了、小半令人伤心,男方暂不愿家里多添一口人,男方聘礼出不起、女方家不乐意……
总之,疼儿女的人家,事关儿女终身大事,一点鸡皮蒜毛的小事,都能让两亲家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不疼儿女的人家,为一个红薯或半斤玉米,都能吵个三天三夜,揍人也不少见。
至于结局——
好一点,双方讲合,欢欢喜喜办简单婚事。
差一点,双方翻脸散伙,结亲不成反结仇。
最差的是,亲事拖着,天天争吵打架。
而关于亲事,通常都是女性长辈忙活。
作为村里的妇女队长,需各方面主持公道的叶二婶,被各种各样的吵架打架,弄得身心俱疲。
她要是脾气犯冲,直接把不讲理的人,狠狠骂回去,连叶二叔与村里干部们,都帮忙揍过两次架。
这个初冬,“嫁还是不嫁”,“成为老姑娘与否”,“聘礼与嫁妆”……成为村子里争论不休的大问题。
用女儿换粮的愁能换多少,担忧女儿的人家纠结闺女该不该嫁,儿子年龄大的穷人家则愁要不要给儿子‘花粮娶媳妇儿’……各家各户都为儿女亲事发愁。
张队长心里无奈:……大家还有的吃,全都闲得慌。
**
没有债务的叶家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老俩口又是和善的人,看叶家俩媳妇儿就明白,这惹得村里几户人家蠢蠢欲动。
哪怕叶三叔与胡梨花的事,除去白老爷子与文家父子,村里再没有外人知道。但出门工作的叶二婶叶妈妈,仍收到过不少户人家的眼神暗示与悄悄话明示。
对于诸如此类明示——
“要不,咱们两家成为亲家?”
叶二婶直接回绝:
“少打歪主意,不行!”
叶妈妈婉转拒绝:
“三弟才十九岁,不着急。”
听这话,叶家老俩口瞄一眼,一天擦八遍粗糙木钗的小儿子,摇头叹息。
&... -->>
提起亲事, 村里今年到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也不少, 单说叶家这一大家子里,就有叶诚快到二十岁。
说起适婚年龄,这又涉及到种花国一桩激动人心的旧事。
先说碧山村, 虽地处深山,却因过去山药井救人等原因, 村人们思想觉悟比较高, 也经常与村外碧山镇等联系。
尤其张队长、白老爷子这样子的精神积极分子影响下, 村人们很多事,都会遵守种花国的规则。
比如婚姻规则。
五十年代初, 种花国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坚决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并且男满二十岁才能结婚、女方则十八岁。
此法一出,种花国普遍不满,农村地区老人更是抱怨褥骂抗议上头。总之, 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现实生活中也买卖依旧,紧紧婚姻规则出来一年内, 根据统计, 就有数十万多名女人,因为婚姻不能自主, 受家庭虐待而自杀, 甚至被杀。
很难想象, 婚姻法以前是怎样的, 哪怕碧山村亦如此。妇女的婚姻幸福靠得都是运气, 像白家老俩口、叶家老俩口等,遇到对的人真的很难。
或许,类似此类规则的实施,都是需要轰轰烈烈的。
于是乎,在五三年,种花国全国上下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婚姻群众运动。从上到下提倡婚姻自由,监督婚姻规则的落实情况,以及教导年轻人自由恋爱。
咱先不说偏僻落后乡村,怎样躲规则照旧。像城镇居民、类似碧山村思想更解放的村落,婚姻规则真的是,各个方面,轰轰烈烈渗透一回。
比如,种花国那一年离婚的男男女女,刷新历史新高,后面十年绝对比不上。甚至离婚再婚的年轻男女,都作为积极分子,被登在各大报纸上歌颂赞美。
与男人们不同,绝大多数妇女们都是真心实意感激种花国规则。尤其是在那一年,趁着最好的时机,逃脱苦海、找到新幸福、获得新人生的进步女青年。
激烈运动过后,再次恢复至平静。
老一辈思想可能难以变化,有的村恢复老旧的思想。但新一代年轻人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比如叶三叔与胡梨花。
像叶三叔这样的年轻人,碧山村不少。
村里打骂妇女不再放到明面上,出村花钱买媳妇儿这类事很少,富户娶两个姑娘绝对不会发生。而且半数人家,都遵循着婚定年龄这一说法。
不能买妻后,三个村外来媳妇儿猛得减少。
碧山村半数以上的村民,娶嫁都在三个村子里,属于内部消化,一是山沟里外来姑娘,愿意进来的少,二是考虑到离得近,还能够帮一把自家闺女。
只是这一连串的暴雨风雪灾难,接二连三陆陆续续串联来。已经定亲的人家,根本找不到机会,把媳妇儿娶进门,或者把闺女风风光光嫁出去。
男子娶妻还好说。
年龄稍微大两、三岁,也不耽误娶亲,还会被称赞为‘成熟稳重’。
姑娘们就不能这么自由,十八满婚龄就有很多人出嫁,二十岁左右没定下来,在乡村里可就算老姑娘。
哪怕已定亲也不保险,对方可以用年龄为借口反悔的,退亲的姑娘遇到好人家,就得全碰好运气。婚姻规则里可没说“二十一岁姑娘不是老姑娘。”
村里疼闺女的父母,愁得白发增多、皱纹加深。最愁的是本准备嫁去山外的闺女,只是他们愁也没有办法。
比如胡家二闺女,脾气暴躁就骂弟弟骂父母。但更多的‘老姑娘’,都是在背后偷偷抹泪、半夜咬着被子哭泣,怕让亲人担心,却更让父母兄弟操心。
大雪封山,这事只能劝慰。
再苦再酸,只得往自己肚子里咽,没有正式解除亲事,‘一女多嫁’可不是好事。
第二愁的是村里‘自行消化’的人家,这类通常都引起骂架。
现在办亲事越来越不讲究,聘礼嫁妆全部减少,亲戚朋友怎么请客,大办不了、小半令人伤心,男方暂不愿家里多添一口人,男方聘礼出不起、女方家不乐意……
总之,疼儿女的人家,事关儿女终身大事,一点鸡皮蒜毛的小事,都能让两亲家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不疼儿女的人家,为一个红薯或半斤玉米,都能吵个三天三夜,揍人也不少见。
至于结局——
好一点,双方讲合,欢欢喜喜办简单婚事。
差一点,双方翻脸散伙,结亲不成反结仇。
最差的是,亲事拖着,天天争吵打架。
而关于亲事,通常都是女性长辈忙活。
作为村里的妇女队长,需各方面主持公道的叶二婶,被各种各样的吵架打架,弄得身心俱疲。
她要是脾气犯冲,直接把不讲理的人,狠狠骂回去,连叶二叔与村里干部们,都帮忙揍过两次架。
这个初冬,“嫁还是不嫁”,“成为老姑娘与否”,“聘礼与嫁妆”……成为村子里争论不休的大问题。
用女儿换粮的愁能换多少,担忧女儿的人家纠结闺女该不该嫁,儿子年龄大的穷人家则愁要不要给儿子‘花粮娶媳妇儿’……各家各户都为儿女亲事发愁。
张队长心里无奈:……大家还有的吃,全都闲得慌。
**
没有债务的叶家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老俩口又是和善的人,看叶家俩媳妇儿就明白,这惹得村里几户人家蠢蠢欲动。
哪怕叶三叔与胡梨花的事,除去白老爷子与文家父子,村里再没有外人知道。但出门工作的叶二婶叶妈妈,仍收到过不少户人家的眼神暗示与悄悄话明示。
对于诸如此类明示——
“要不,咱们两家成为亲家?”
叶二婶直接回绝:
“少打歪主意,不行!”
叶妈妈婉转拒绝:
“三弟才十九岁,不着急。”
听这话,叶家老俩口瞄一眼,一天擦八遍粗糙木钗的小儿子,摇头叹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