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史前核战争之谜

    史前也有核战争?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考古学家的确发现了爆炸的现场,这又如何解释呢?

    在地球诞生至今的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有人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这些文明的毁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972年,在非洲加篷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铀矿——奥克洛铀矿。在矿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它是由六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面对这个保存完好、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留下了这个核反应堆?要知道,人类掌握核能技术,建立第一座核反应堆,只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许多学者研究后指出,史前文明毁灭于一场规模浩大的核战争。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500多年了。书中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无与伦比,有点类似核战争的场面。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可能类似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得更令人毛骨悚然:“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因此,不少学者正在探索一个谜,那就是在人类早期历史上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1800摄氏度。森林大火或火山爆发出来的热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能达到这个温度的,只有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热量。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焦化废墟。废墟城墙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仅建筑物表面晶化,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古印度人在时间上使用两种奇怪的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卡尔帕”相当于42亿3200万年,“卡希达”相当于1亿分之3秒。在自然界里,要用亿年或百万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而K介子的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较为相近。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印度人使用的时间概念上来推测,古印度人已经拥有了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如果这样,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生产出原子弹来。

    更有趣味的是,类似核战争的废墟,不仅在印度被发现,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滩上都有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中的“玻璃石”十分相像。

    《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事件距今至少3500年。那么,在距今35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掘上作了许多推测,但这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战争初期,汉尼拔节节胜利,眼看即将攻占罗马,可就在此时,罗马人奇迹般地扭转了战局,汉尼拔就此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汉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是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小时候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罗马为敌。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西班牙的迦太基统帅后,着手进行征服罗马的战争准备。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开始对意大利进行大规模军事远征。当汉尼拔越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北意大利时,犹如神兵从天而降,整个罗马被恐慌不安所笼罩。

    尔后,汉尼拔率军直捣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诺湖、坎尼等会战中巧妙运用计策(地形、兵种及天气变化)引诱,多次大败罗马军队。尤其是坎尼战役后,罗马可谓已陷入绝境,汉尼拔几乎就要实现其征服罗马的梦想了。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罗马人就扭转了战局,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汉尼拔最终未能完成其征服罗马的夙愿。

    公元前195年,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三世,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才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终于逼至汉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共和制罗马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尽管它是一个贵族共和国,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平民之间存在着矛盾,但平民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获得一定的政治权益之后,阶级矛盾得以缓和,国家政治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这些都为罗马战胜汉尼拔的进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前提。

    同时,在与迦太基作战的问题上,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是比较一致的。罗马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严密的军团,这些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平民特别是农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希望从战争中获得一份土地,作战特别尽力。虽然罗马在布匿战争过程中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之后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相比之下,迦太基在许多方面远不如罗马。迦太基在征服北非土地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另一派为商业集团。两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时常此起彼伏,影响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汉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商业集团的利益,主要活动基地和据点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期间,一直没有得到过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这里。汉尼拔虽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统率的是一支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关系、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军队,而且是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加之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又由于东方各国君主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忌而失败。

    也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在罗马战败,其致命错误就是在战略上没有适时地将打击重点放在攻占罗马城上。当汉尼拔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罗马军的主力已不复存在,整个半岛的大部地区已摆脱了罗马的控制,罗马城几乎成了孤城。如果汉尼拔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罗马城一击,攻占罗马城的可能性极大。然而,他错过了这个机会,给了罗马人喘息的机会。汉尼拔在战略上犯的这一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在以后的岁月中,类似坎尼战役以后所出现的那种良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此外,汉尼拔的极端复仇思想与盲目自信情绪禁锢了迦太基军的行动,坐视罗马军队由弱变强,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使人完全接受的观点。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之谜

    斯巴达克打赢罗马的两个执政官后,为什么没有立即跨越阿尔卑斯山而是转而率领大军又杀回罗马?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回自己的故乡色雷斯而是选择继续和罗马作战呢?

    斯巴达克(?-公元前71年)为色雷斯人,他是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可以空手打死野兽。在反抗罗马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从事残忍血腥的角斗表演——角斗士们手握利剑、匕首,或相互拼杀,或与猛兽对垒。在充斥危险且毫无尊严的生活中,斯巴达克选择自己掌握命运。

    公元前73年初夏,斯巴达克为争取自由,率70名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他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队伍不断扩大。这就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为壮阔的奴隶大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到六万人。他将部队开向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在那里人数达到12万(据有些史料记载为九至十万)。被起义的巨大规模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楞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为首的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其中包括斯巴达克,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权比较困难,主张离开意大利,冲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或者返回家乡。而参加奴隶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和贫农则不愿离开意大利,希望继续与罗马军作战,以夺取失去的土地。由于这种意见分歧,三万人的队伍脱离了主力部队,在伽尔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亚北部)被罗马军队击溃(死两万人)。斯巴达克闻讯赶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的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齐扎尔平斯高卢省(北意大利)的摩提那会战中,斯巴达克的军队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起义军士气高涨。战后,斯巴达克曾经拟订了一个北上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历经20多天的激战,起义军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打开了渡过波河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北上出境的计划此时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完成。但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克突然放弃原来的计划,下令全军调头南下,返回意大利,从一边绕过罗马,向南方进军。

    罗马元老院竭力想尽快地将起义镇压下去,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的大军和路库鲁斯的部队调来增援克拉苏斯。为了不让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克拉苏斯的军队发起总决战。他用急行军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迎击克拉苏斯。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斯巴达克军队虽在数量上比罗马军队少得多,但他们仍然英勇战斗。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六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约5000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里被庞培消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人钉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起义遂告失败。

    究其失败原因,在众多脉络之中,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研究者:为什么斯巴达克放弃了自己的北上出境计划?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的部下许多也跟他一样,曾经是罗马境外的自由人,因种种原因不幸沦为角斗士。返回故土、重获自由,这是多么大的双重诱惑!多少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

    有的学者认为,起义军内部分裂是一个原因。由于起义军中不少人源于地缘亲情,不想离开本土前往斯巴达克的家乡色雷斯,几方面争执不下的结果就是不断分兵,最终被罗马军队各个击破。而这种不断被内部人强调的本土意识,不得不让本已制订明确北上计划的斯巴达克踌躇。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斯巴达克计划的改变缘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起义之初,敌强我弱,斯巴达克感到很难对付罗马官军,不宜久留罗马,所以拟订北上计划,先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北部地区发展自己,争取早点翻越阿尔卑斯山返回故土。但北上途中的节节胜利,尤其是起义军将罗马执政官克劳狄乌斯、名将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的围剿接连挫败之后,声势大振,敌我力量对比出现了一点变化。起义军因此变得自信起来,觉得可以留在罗马“与敌人决一死战并战而胜之”。

    也有人认为是阿尔卑斯山的恶劣条件改变了起义军北上翻越山岭的计划。他们提出,阿尔卑斯山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欧洲最高的山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上气候千变万化。起义将士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时,身上的单衣无法御寒,再加上起义军给养不足,没有办法,只好取消北上计划。还有人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是因为想到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才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斯巴达克之所以放弃北上出境计划,想必是经过一番考虑的。那么,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这个谜的最后解开,还依赖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

    ■谁打响了莱克星顿的第一枪

    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争取独立的第一枪,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然而这一枪究竟是英军开的,还是美国人开的呢?

    莱克星顿是波士顿西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在美国历史上却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1775年,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后,世界史上最显著的一次独立运动拉开了序幕。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逐渐在北美建立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经过100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北部殖民地工商业十分发达,其产品足以同英国竞争;中部则成为北美的粮仓;南部盛行大种植园经济,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

    然而,英国希望北美永远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而极力压制北美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为了填补与法国交战引发的国库亏空,英国政府想方设法加强掠夺北美殖民地民众创造的财富,巧立名目,不断征收苛捐杂税。英国的高压政策不断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他们到处抵制英货,袭击收税官吏。英国于是向北美大陆派去大量军队,控制民众反抗的局面。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五名市民,打伤六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

    1773年,英国政府又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实行“茶叶税法”,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到处抵制英货,费城、纽约、波士顿等港口也拒绝给运英国茶叶的货船卸货,那些船只好停在港口里。1773年12月16日夜里,波士顿的50名青年潜到垄断北美茶叶贸易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将价值18000英镑的茶叶全部倒入海中。“波士顿倾茶事件”招致了英国的严厉报复,先后通过了四项强制性的法令。但波士顿人并没有屈服,他们反而储藏弹药,准备以武力抗衡。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并试图偷袭莱克星敦和康科德两地民兵的军械库。工兵保尔·瑞维尔得知消息后,星夜疾驰,通知各个村庄的民兵组织起来,迎击英军。

    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800名英国轻步兵在史密斯的带领下,乘着薄雾,偷偷地来到离康科德六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村边。他们正要摸进村子,忽然发现村前的草坪上列队站着几十个村民。这些人个个手握着枪,怒视着英国人。这时候,英军军官要求民兵放下武器。可能由于当时颇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民兵们的解散进行得非常缓慢,当然也没有一个人放下武器。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响了一声枪响!于是,英军士兵不顾其军官的阻止而随意扫射,民兵也开始还击,直到军官重新控制了局面,八名民兵在冲突中丧生。究竟是谁打响了第一枪,为什么打响第一枪?取证从当时就已经展开,但现场的参与者以及目击证人众说纷纭,于是制造了这个千古之谜。

    第一枪并没有引起进一步的冲突,英军继续向西进发,当天的战事从康科德爆发。在英军向波士顿返程的路上,被各地集结而至的民兵组织围追堵截,死伤200多人,直到波士顿的英兵援军赶到。之后,民兵包围了波士顿,双方发展为军事对抗。

    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因此,在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中,波士顿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伤英国士兵247人,取得辉煌的战绩。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一枪的打响非常突然,甚至很可能是枪支走火造成的,但这一枪所触发的是双方多年敌对造成的紧张神经。这枪声像信号一样,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莱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美国人民还在莱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莱克星顿的第一声枪响,无论是英国人开的火,或是美国民兵的自卫,都是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的。扣动开关的那根手指,也揭开了美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一声枪响的来源或许已经永远无法追查了,但莱克星顿的这一枪,将永远被美国人民所铭记。

    ■英军火烧华盛顿之谜

    美国白宫在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被称做“总统大厦”、“总统之宫”。那么,它因何成为今天的样子呢?又为何名为“白宫”呢?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1792年6月,一位名叫詹姆斯·赫本的年轻人到费城拜见乔治·华盛顿,希望能参与总统官邸的设计工作。20天后,赫本拿出了设计草图。10月,总统官邸动工修建。1800年,总统官邸交付使用。但在当时,这座建筑并不叫“白宫”。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在200年岁月中,白宫风云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白宫建筑群也成了历史性建筑。

    白宫最初建成的时候是灰色的,但为什么现在成了“白宫”呢?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拓疆运动。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入路易斯安那,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英国政府对此甚为恐慌。为了防范领土面积不断扩大的美国,英国开始袭扰美国的海上贸易,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1812年6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麦迪逊总统的对英宣战提议。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

    1814年,英国人分兵三路进攻美国,其中第二支是由罗伯特·罗斯统帅的4000名士兵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于1814年8月19日,在亚历山大·柯克兰因和乔治·科伯恩两位将军的具体指挥下在马里兰登陆,直奔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和民兵7000人迎击,但英军300人的先头部队一发起冲锋,美军便溃不成军,英军因此攻占了华盛顿附近的小村布拉登斯堡。麦迪逊总统及政府成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临走时,机智的总统夫人多莉还不忘从墙上摘下华盛顿的肖像,带走《独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历史档案。

    1814年8月24日黄昏时分,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华盛顿。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多伦多市国会大厦,英军也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在英军士兵对白宫点火之前,英军海军上将科伯恩拾取一顶美国总统的帽子和麦迪逊总统的坐垫作为纪念品。他还与其部下享用了为麦迪逊总统和夫人准备的晚餐。大火将官邸的墙壁熏得黝黑,只是由于暴雨突至,白宫才没有化为灰烬。

    麦迪逊总统从避难地返回华盛顿的时候,白宫昔日歌舞升平的情景不见了,只留下大火焚烧后黝黑的墙面。总统的官邸像国家本身一样,遭到蹂躏和耻辱,这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他们把华盛顿被焚视为难以忍受的侮辱。

    战争之后,麦迪逊请来当年的设计者赫本,重修白宫。为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赫本用白色油漆将官邸粉饰一新。后来,再次重修总统府时,人们干脆用白色的大理石来装饰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宫”。1901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用“White

    House”(白宫)一词正式命名这座建筑,“白宫”便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

    法国人历来忌讳提到“滑铁卢”,把它视为法兰西民族的耻辱。直到今天,人们仍把“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那么,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呢?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回法国,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在法国人民的支持下,拿破仑奇迹般地重新登上皇位。欧洲封建君主和英国统治阶级得到这一消息后,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又一次向拿破仑宣战,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绞杀。

    反法联盟由英俄普奥意五国组成,可用于战场的兵力达82万以上。他们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并计划在6月底7月初攻入法国。6月中旬,心急的英普军队已到达法国的毗邻——比利时,逼近法国。英军由威灵顿统帅,拥有十万军队;普军是布吕歇尔统帅的12万人的部队。同时,大批的俄、奥军队向法国开拔。

    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拿破仑决定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结束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这样就有瓦解反法联盟的可能,从而巩固其地位。因此,拿破仑决意争取主动。6月12日,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进入比利时。16日,拿破仑指挥法军,在林尼村打败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随后,拿破仑命令骑兵将领格鲁希追击普军。他自己则集中七万多兵力马不停蹄奔赴英军据守的圣让山。17日,拿破仑错误地让军队休息了一天,并决定18日同英军元帅威灵顿指挥的英荷联军在滑铁卢(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展开大决战。而威灵顿指挥的英军早已修了坚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仑。

    18日清晨,大雨滂沱,战场泥泞,炮兵和骑兵无法展开,一直拖到中午战斗才打响。战斗一开始,双方用大炮互相轰击,骑兵、步兵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按照战前部署,在英军右翼的法军担任佯攻。遗憾的是,这些部队立功心切,把佯攻变成真正的攻击。消耗了大量兵力,更严重的是,整个战略部署被打乱。法军一再猛攻,曾多次突破英军防线,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

    正当英军难以支持之时,布留赫尔率领三万普军前来支援,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变守为攻,对法国军队发起总攻。拿破仑把最后的预备队近卫军也投入战斗,仍无法扭转战局。法军最后在英荷和普军的总攻下,全线崩溃。拿破仑仅带一万余名残兵败将逃回巴黎。22日,在强大的联盟武装干涉下,拿破仑被迫逊位,并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直至病死。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

    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也可能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此外,如果战斗一开始就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或许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

    也有很多人认为,拿破仑用兵失误是导致他溃败的重要原因。虽然拿破仑的军事谋略举世无双,但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他培养的一批将才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后来,拿破仑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总结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时,先是一味地责怪天气和其他将领,而后又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就算有这一切原因,那场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也许,拿破仑的失败是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结果。以往战无不胜的拿破仑无奈地接受了再一次失败的命运,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失败。

    ■“缅因”号战舰为何突然爆炸

    为了运送侨民,美国将“缅因”号军舰停泊在古巴港口。然而,它却“意外”地被炸沉。是谁导演了这场事故呢?

    1898年1月24日,一艘美国巡洋舰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艘名为“缅因”(Maine)号的军舰,是美国政府借口保护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侨民的安全,才驶抵这个备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奴役的国度。

    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自由,古巴人民掀起了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起义,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古巴的混乱局势给新兴的美帝国主义提供了一个可趁之机。他们对古巴垂涎已久,早在1805年,美国总统杰弗逊就赤裸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战,首先要占领古巴。后来,美国多次企图收买或用武力夺取古巴,都因为西班牙殖民者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未得逞。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并未直接援助古巴。然而,到了1898年初,形势突变。正当古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美国却以“帮助古巴革命”为幌子,以保护自己的侨民为借口,首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压力。

    1898年2月15日晚,哈瓦那港口一片宁静。在静静的港湾里,美国的“缅因”号巡洋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正在自娱自乐,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军舰变成一个火球。官兵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高呼乱叫,四处逃命。几个镇定的士兵刚拿起水龙头准备救火,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整条军舰慢慢地向右边倾斜。船员纷纷跳海逃生,船上350名船员只有90人死里逃生。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一时间,美国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缅因”号被谁炸掉的。

    “缅因”号在爆炸前没有一点前兆,真可谓突然爆炸。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干脆利索而又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并利用“缅因”号事件大做文章,在全国上下制造反西班牙的气氛。

    战争的阴云一下子笼罩了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4月20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逼其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并据理力争,也随即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这次爆炸来自军舰内部,与他们无关。4月25日,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历时三个月的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彻底失败而告终。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让出了古巴和菲律宾以及它在加勒比海的另一块殖民地波多黎各。

    美西战争早已过去,而“缅因”号战舰突然爆炸沉没的真相至今不明。当时,美西两国都组织了力量进行调查,但双方调查的结论显然不同。

    美国是在拒绝西班牙联合调查的建议后而单方进行调查的,调查报告断定:“附在舰身上的一枚水雷引起舰前部弹药库爆炸,但不知水雷系何人所放。”美国实际没有查出真实原因,只是最后断言系水雷炸沉的。然而,人们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1911年“缅因”号残骸被打捞上来后,人们发现舰身的整个前半部被炸毁,申板和舷侧都被炸掉了,这正是船上弹药库和锅炉所在的部位。在船的这一部分,约1/2的船底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主要在右舷一边。这不正是对美方的调查报告的否定吗?

    西班牙在美方拒绝联合调查后,也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若干曾目睹或耳闻爆炸的证人进行了较详细的讯问。西班牙调查报告认为,“缅因”号爆炸是内部原因引起的。这与1911年将该舰打捞上来所检验的情况相接近,但疑点仍然存在。

    许多人认为,这次爆炸很可能是美国故意制造的。为了占领古巴,美国故意制造美西冲突,煽动国内舆论反对西班牙而自行炸毁了“缅因”号,以此作为出兵的借口。当然,这都是根据美国当时的战争狂热行为进行推理后得出的看法,有些道理,但证据提不出来,也难以解除疑问。

    ■英国童子军参战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方竟然招募“童子军”,许多少年因此夭折在残酷的战场上。

    在一战爆发90周年之际,英国隆重推出了一部名为《英国童子军》的纪录片,爆出一个惊人的事实:一战期间,英国军方招募了25万名不到参军年龄的童子军,其中近一半人最后伤亡。而且,多年来,英国政府对这个“丑闻”一直刻意隐瞒,很少有人知道真相。这件事是真的吗?

    英国一战历史学家理查德·凡·埃姆登为这部纪录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历史资料。他透露说,英国是1914年8月14日宣布参加一战的。从那以后,在许多“你的国家需要你”等文字的宣传和鼓动下,不到两个月,英国军方就招募到75万名志愿参战的士兵,赶赴血雨腥风的欧洲战场。

    这些“男孩士兵”的年龄全都低于法定的服役年龄——18岁,其中,还包括25万名年龄只有十来岁、根本不到18岁的男孩,而且有的甚至只有14岁!他们一腔热血,希望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不顾一切地渴望加入军队。尽管当时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他的内阁明知道许多征召入伍的男孩都未达到法定服役年龄,但为了招募到足够多的兵力,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战场上,一半左右“男孩士兵”阵亡或负伤。

    当年参战的一名幸存者威瑟斯透露说,当时他只有17岁,但在政府的鼓动下一心想参战。于是,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独自在征兵处虚报了姓名、年龄以及家庭住址,负责招募的人什么都没有多问,也没有核实,就让他加入军队。威瑟斯说:“当时,很多只有15岁左右的男孩都谎称自己有19岁或者20岁。”

    据悉,一战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数百名甚至数千名英国士兵阵亡。面对异常残忍的战争,不少英国士兵心生胆怯、畏惧,不时有士兵临阵脱逃、抗拒上战场或开小差。为稳定军心,迫使军队死守战壕,与德国兵血战到底,英国军队最高统帅部强化了行刑队的执法,凡被军事法院判处死刑的开小差的士兵,一律由行刑队快速处决。而“童子军”如果在战场上发生开小差当逃兵的行为,同样要被行刑队处死。东伦敦男孩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1914年9月,他应招入伍时只有16岁。1915年2月,贝维斯泰因在吉旺希的一场战役中后背中弹受伤,被送往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在即将返回前线时,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饱受惊吓的贝维斯泰因不愿再回到战场去。后来,他又拒绝服从长官的命令,于是1916年3月20日遭到了处决。当时,他的死亡记录显示他有21岁。然而,事实上,他当时只有17岁。

    据悉,英国当时自由党议员亚瑟·马克汉姆对这些年轻孩子的生命安全感到忧虑,愤怒地指责英政府采用欺骗性的手段骗这些孩子入伍。为了让军方下令撤回这些只有十来岁的童子军,他一直以各种方式奔走、呼吁、请愿,试图说服英国战争办公室负责人、陆军大臣基奇纳将“童子军”从欧洲战场上平安撤回。然而,英国政府对马克汉姆的呼吁置若罔闻。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声音也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他的这些努力最终全是徒劳。

    1916年8月,50岁的马克汉姆死于心脏病突发。直到临终,他也没能看到英国军方在招募士兵时加强对年龄的管制。所以说,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从此,再没有人为“童子军”参战一事向英国政府表达抗议了。

    ■谁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击落80架飞机,位居德国飞行员之首,同时也是一战中世界王牌的第一位。然而,他最终命丧谁手却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1918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不已的法国战场上,一架英国飞机飞到德国防线上空,投下一个铁筒。筒里装的是一张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拍的是一个摆满鲜花的坟墓。信上写道:“致德国飞行团:贵军上尉冯·里希特霍芬男爵在空战中阵亡,已按军礼安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