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武夫当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巡防营士兵一拥而上要抓住袁肃,袁肃的警卫员们立刻也冲上前来阻止。
一开始吴承禄带进来的士兵人数并不多,双方互相拉扯厮打,竟然没办法镇住场面。后来吴承禄赶紧派人将院子外面的士兵增派起来,甚至还拔出手枪朝天空开枪警示,总算止住了袁肃的警卫员。几名巡防营士兵拿着绳子要捆绑袁肃,袁肃铆足力气反抗,混乱中还被人用枪托敲打了好几下,最终拗不过人多被押了下去。
袁肃和行营的其他人被带出大门时,天色已经亮了起来。由于巡防营众人士兵在附近走动,很多住在周边的老百姓们早就被吵醒过来,仅仅是害怕惹到当兵的才没有出门打探。不过这些老百姓们仍然趴在窗口、门缝前张望,亲眼目的了袁肃被五花大绑的带出来。
“好你个吴承禄,你栽赃陷害,就是怕我揭穿你贪污赈灾物资。”
“有本事你杀了我,否则我一定法办了你!”
“放开我,推你姥姥的推,老子自己会走。我袁肃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倒要看看你这莫须有的罪名能奈我何!”
“只要这件事没办,我便把你的所有罪证全部呈递到京城!”
在七、八名士兵拉扯之下,袁肃从踏出大门开始就一直大声呼喊,满脸愤怒之色表现出了极强的反抗态度。虽然看上去有些没面子,但是为了能成大事,这点尊严他还是能放下来的。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吴承禄是因为害怕自己调查贪污赈灾款所以才强行逮捕自己,“贪污赈灾款”和“强行逮捕”这两个词必然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第16章,两头行动
陈文年一行人赶到北戴河时,已经快到晌午光景,为了避开大道和城关,这一路上绕了不少小路,因此才迟了这么久。一番拐弯抹角之后,他总算在英商会俱乐部找到了理事长罗伯逊。罗伯逊是认识陈文年的,简单听说事态紧急,立刻便请陈文年到俱乐部内部的私人办公室落座详谈。
陈文年把城内的情况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又把袁肃的意思做了着重交代,恳请罗伯逊能够出面帮这两个忙。
罗伯逊经过一阵冗长的沉思之后,没有立刻给陈文年做出答复,只是含糊其辞的说这件事需要另行讨论。他允许陈文年把赵方毓暂时藏匿在俱乐部的地下室内,也勉强做出承诺,表示一旦临榆县县城派人来询问赵方毓的事情,自己会帮助做掩饰。
至于向吴承禄正面施加压力,确保袁肃个人的人身安全,他让陈文年先到北戴河找一个旅馆住下来,自己与英商会内部开一个小会讨论一番,等到有结果时再派人去通知陈文年。
陈文年好歹是见过市面的人,一听罗伯逊的话语中到处都是搪塞推辞之意,意识到这个洋人显然是不可靠。他再次郑重其事的告知袁肃与雷诺森的合作关系,以及与英国驻济南领事馆签订的合约,强调一旦袁肃出了什么闪失,直接会导致英国在华利益的损失。
然而罗伯逊依然满口敷衍,随即只派了一名翻译员招待陈文年,自己则借口离去。
陈文年万般无奈,只能离开了俱乐部,先到附近找一个地方落脚。他脑海里一直盘算着该怎么解决眼前这难题,要知道凌晨时袁肃可是千万叮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有什么闪失,整个计划只怕就会告吹。
可是万万没料到,谈合作的时候这些洋人倒是和颜悦色,现如今真正需要帮忙时却又一副避之不及的态度,当真是世态炎凉。
他觉得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办好,这不仅仅是对袁肃的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考虑。
一念及此,他让随从先找地方安顿,自己立刻前往北戴河邮电局,向滦州发了一封电报。
对于罗伯逊而言,经过这么久的谈判会商,总算已经确定了英商会参与洋河水库、南戴河海港的两大中国官办项目,这的的确确是一件难得的商业投资。同时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英国官方与袁肃的合作关系,总的而言,自己是很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袁肃提供额外的帮助,就像答应袁肃用窦神父案来栽赃镇守使吴承禄。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袁肃必须有合作的资本”,纵然袁肃并不是山海关地区的实际掌权者,但好歹之前是自由的人身,并且还兼顾有东直隶护军使的职衔。现如今袁肃成了吴承禄的阶下囚,显然吴承禄是察觉到袁肃私底下与英商会合谋的关系。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去为袁肃冒险,实在是太过不值得。
袁肃与雷诺森的合作关系,那是大英帝国官方的事情,罗伯逊身为一个资本家最先会衡量个人的利益。更何况之前袁肃坚持要求修改商业合作计划,大体上确实没有不妥,可直接导致英商会在这次合作中的利益有所减少。
罗伯逊不在乎袁肃开出的这些条件有多么诱人,因为修改之后的商业合作计划,任何一个山海关地区的中国官员都可以办到。既然没有特别的利益,他又何必要为这件事再费神劳力,袁肃不在了,大不了就跟吴承禄继续谈。
当然,他不会这么快就对这件事做出定论,自己还会坐地观望一阵,假如吴承禄办不了袁肃,那就说明袁肃还真是一个势力雄厚的人物,到时候再挺身而出来助一臂之力也不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考虑暂时帮忙掩饰赵方毓的事情。反过来,倘若吴承禄真的把袁肃给办了,那时候倒是要重新开始花一些心思来周转这次商业计划了。
正午时分,在城外驻扎的其他巡防营部队陆续开进城内,吴承禄下令全城戒严,同时调动三个营近两千人马奔赴火车站,将第一混成旅第一团驻地包围起来。赵山河和孙德盛凌晨回到第一团驻地后,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武器弹药配发到位,营盘周围都用沙袋和拒马组成防御工事,士兵们全副武装以营盘为中心据守在防御工事后面。
当巡防营的旧军士兵看到第一团是这样一副阵势时,顿时感到头疼万分。他们常年未曾真正的作战,本打算出其不意直接攻破第一团营盘,将所有人控制起来。可是显然最开始的计划已经流产,若是强行进攻的话,只怕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岂不说旧军士兵的整体素质十分落后,这一点从开拔进城的效率上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昨天吴承禄下令火速集合部队,结果城外各营磨蹭蹭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进来,错失偷袭的机会也是情理之中。发动强硬进攻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哪一营的士兵愿意打头阵,出人命的事任谁都不会有热情。
没办法进攻那就只能采取诱骗,先将第一团的将领们引出来控制住,余下的士兵自然只能束手就擒。巡防营这边先后派了七八人到第一团驻地见赵山河,又是说设宴宴请,又是说有急事开会,又是冒充袁肃的命令。对于这些伎俩,赵山河根本不吃这一套,前面几个人只是撵了出去,到后来索性把派进来的人扣押下当人质。
不敢强攻也无从诱骗,双方只能陷入对峙之中。
巡防营料定第一团在重重包围之下也不敢乱来,只要第一团不敢乱来,那就等同于被监管,总而言之也能算是掌握住了局势。
吴承禄抓住袁肃之后,只是将其关押在镇守使署衙的偏院里,由三十多名士兵看守。他倒是很想教训这黄毛小子一番,可考虑到对方终归不是普通人,大刑伺候又或者故意侮辱非但不会有实际作用,相反还不好对上面有一个交代。
第17章,两边准备
他所要做的无非是赶走这个眼中钉,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找到赵方毓,拿到总统特令之后就好办事了。正因为如此,袁肃倒是没有受多大的苦头,充其量仅仅只是被软禁,自己尚且还能在偏院内自由活动。
然而经过一夜一天的寻找,无论是县政府招待所还是北戴河都没找到赵方毓。虽然在北戴河打听到赵方毓确实出现过的消息,可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有说是跟着邮轮出海玩去了,也有说在北戴河私人俱乐部赌博,但不管怎么打听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一整天吴承禄是有几分着急,然而也没有太往心里去,自从他第一次与赵方毓见面,就知道对方是一个浪荡的官僚子弟,指不准一时兴起跟洋人跑到外面去玩了。反正他现在已经控制住袁肃和袁肃的部队,不在乎再多等上一天、两天。再说消息已经放出去了,但凡发现赵方毓的人肯定会去通知,而赵方毓一旦听到风声也肯定会尽快赶回来。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吴承禄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到了次日的上午,整个临榆县县城内都纷纷开始传言,吴承禄强行逮捕赈灾总司令袁肃一事就这样不胫而走。仅仅才隔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消息就好比清王朝覆灭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城中谈论的头等话题。
街头巷尾、坊间堂口,但凡能看见三三五五聚在一起的人们,十之八九是在讨论这件破天荒的大事。而根据赈灾总司令行营附近那些老百姓们的“亲眼目睹”,镇守使吴承禄是趁夜发动突袭,在攻打行营大院时还开了很多枪,据说还死了不少人。
这些“有幸”成为目击者的老百姓们,顿时成了茶肆酒楼炙手可热的人物,在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之下,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人云亦云,添油加醋自然不在话下,巡防营突袭赈灾总司令行营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在市面上已经流传出许多版本。
但是究竟吴承禄为什么要强行逮捕袁司令,却没有太多的异议,众口一词的认定是袁司令在调查贪污赈灾款的案子,结果吴镇守使做贼心虚而先下手为强。一方面是许多目击者亲耳听到袁肃的大呼,另外一方面则是本地百姓对吴承禄贪赃枉法的事迹心知肚明,再加上袁司令到任一来脚踏实地、尽心尽责的处理赈灾公务,民间自然而然就相信这个传言。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们来说,他们除了扼腕叹息之外,... -->>
巡防营士兵一拥而上要抓住袁肃,袁肃的警卫员们立刻也冲上前来阻止。
一开始吴承禄带进来的士兵人数并不多,双方互相拉扯厮打,竟然没办法镇住场面。后来吴承禄赶紧派人将院子外面的士兵增派起来,甚至还拔出手枪朝天空开枪警示,总算止住了袁肃的警卫员。几名巡防营士兵拿着绳子要捆绑袁肃,袁肃铆足力气反抗,混乱中还被人用枪托敲打了好几下,最终拗不过人多被押了下去。
袁肃和行营的其他人被带出大门时,天色已经亮了起来。由于巡防营众人士兵在附近走动,很多住在周边的老百姓们早就被吵醒过来,仅仅是害怕惹到当兵的才没有出门打探。不过这些老百姓们仍然趴在窗口、门缝前张望,亲眼目的了袁肃被五花大绑的带出来。
“好你个吴承禄,你栽赃陷害,就是怕我揭穿你贪污赈灾物资。”
“有本事你杀了我,否则我一定法办了你!”
“放开我,推你姥姥的推,老子自己会走。我袁肃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倒要看看你这莫须有的罪名能奈我何!”
“只要这件事没办,我便把你的所有罪证全部呈递到京城!”
在七、八名士兵拉扯之下,袁肃从踏出大门开始就一直大声呼喊,满脸愤怒之色表现出了极强的反抗态度。虽然看上去有些没面子,但是为了能成大事,这点尊严他还是能放下来的。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吴承禄是因为害怕自己调查贪污赈灾款所以才强行逮捕自己,“贪污赈灾款”和“强行逮捕”这两个词必然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第16章,两头行动
陈文年一行人赶到北戴河时,已经快到晌午光景,为了避开大道和城关,这一路上绕了不少小路,因此才迟了这么久。一番拐弯抹角之后,他总算在英商会俱乐部找到了理事长罗伯逊。罗伯逊是认识陈文年的,简单听说事态紧急,立刻便请陈文年到俱乐部内部的私人办公室落座详谈。
陈文年把城内的情况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又把袁肃的意思做了着重交代,恳请罗伯逊能够出面帮这两个忙。
罗伯逊经过一阵冗长的沉思之后,没有立刻给陈文年做出答复,只是含糊其辞的说这件事需要另行讨论。他允许陈文年把赵方毓暂时藏匿在俱乐部的地下室内,也勉强做出承诺,表示一旦临榆县县城派人来询问赵方毓的事情,自己会帮助做掩饰。
至于向吴承禄正面施加压力,确保袁肃个人的人身安全,他让陈文年先到北戴河找一个旅馆住下来,自己与英商会内部开一个小会讨论一番,等到有结果时再派人去通知陈文年。
陈文年好歹是见过市面的人,一听罗伯逊的话语中到处都是搪塞推辞之意,意识到这个洋人显然是不可靠。他再次郑重其事的告知袁肃与雷诺森的合作关系,以及与英国驻济南领事馆签订的合约,强调一旦袁肃出了什么闪失,直接会导致英国在华利益的损失。
然而罗伯逊依然满口敷衍,随即只派了一名翻译员招待陈文年,自己则借口离去。
陈文年万般无奈,只能离开了俱乐部,先到附近找一个地方落脚。他脑海里一直盘算着该怎么解决眼前这难题,要知道凌晨时袁肃可是千万叮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有什么闪失,整个计划只怕就会告吹。
可是万万没料到,谈合作的时候这些洋人倒是和颜悦色,现如今真正需要帮忙时却又一副避之不及的态度,当真是世态炎凉。
他觉得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办好,这不仅仅是对袁肃的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考虑。
一念及此,他让随从先找地方安顿,自己立刻前往北戴河邮电局,向滦州发了一封电报。
对于罗伯逊而言,经过这么久的谈判会商,总算已经确定了英商会参与洋河水库、南戴河海港的两大中国官办项目,这的的确确是一件难得的商业投资。同时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英国官方与袁肃的合作关系,总的而言,自己是很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袁肃提供额外的帮助,就像答应袁肃用窦神父案来栽赃镇守使吴承禄。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袁肃必须有合作的资本”,纵然袁肃并不是山海关地区的实际掌权者,但好歹之前是自由的人身,并且还兼顾有东直隶护军使的职衔。现如今袁肃成了吴承禄的阶下囚,显然吴承禄是察觉到袁肃私底下与英商会合谋的关系。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去为袁肃冒险,实在是太过不值得。
袁肃与雷诺森的合作关系,那是大英帝国官方的事情,罗伯逊身为一个资本家最先会衡量个人的利益。更何况之前袁肃坚持要求修改商业合作计划,大体上确实没有不妥,可直接导致英商会在这次合作中的利益有所减少。
罗伯逊不在乎袁肃开出的这些条件有多么诱人,因为修改之后的商业合作计划,任何一个山海关地区的中国官员都可以办到。既然没有特别的利益,他又何必要为这件事再费神劳力,袁肃不在了,大不了就跟吴承禄继续谈。
当然,他不会这么快就对这件事做出定论,自己还会坐地观望一阵,假如吴承禄办不了袁肃,那就说明袁肃还真是一个势力雄厚的人物,到时候再挺身而出来助一臂之力也不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考虑暂时帮忙掩饰赵方毓的事情。反过来,倘若吴承禄真的把袁肃给办了,那时候倒是要重新开始花一些心思来周转这次商业计划了。
正午时分,在城外驻扎的其他巡防营部队陆续开进城内,吴承禄下令全城戒严,同时调动三个营近两千人马奔赴火车站,将第一混成旅第一团驻地包围起来。赵山河和孙德盛凌晨回到第一团驻地后,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武器弹药配发到位,营盘周围都用沙袋和拒马组成防御工事,士兵们全副武装以营盘为中心据守在防御工事后面。
当巡防营的旧军士兵看到第一团是这样一副阵势时,顿时感到头疼万分。他们常年未曾真正的作战,本打算出其不意直接攻破第一团营盘,将所有人控制起来。可是显然最开始的计划已经流产,若是强行进攻的话,只怕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岂不说旧军士兵的整体素质十分落后,这一点从开拔进城的效率上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昨天吴承禄下令火速集合部队,结果城外各营磨蹭蹭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进来,错失偷袭的机会也是情理之中。发动强硬进攻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哪一营的士兵愿意打头阵,出人命的事任谁都不会有热情。
没办法进攻那就只能采取诱骗,先将第一团的将领们引出来控制住,余下的士兵自然只能束手就擒。巡防营这边先后派了七八人到第一团驻地见赵山河,又是说设宴宴请,又是说有急事开会,又是冒充袁肃的命令。对于这些伎俩,赵山河根本不吃这一套,前面几个人只是撵了出去,到后来索性把派进来的人扣押下当人质。
不敢强攻也无从诱骗,双方只能陷入对峙之中。
巡防营料定第一团在重重包围之下也不敢乱来,只要第一团不敢乱来,那就等同于被监管,总而言之也能算是掌握住了局势。
吴承禄抓住袁肃之后,只是将其关押在镇守使署衙的偏院里,由三十多名士兵看守。他倒是很想教训这黄毛小子一番,可考虑到对方终归不是普通人,大刑伺候又或者故意侮辱非但不会有实际作用,相反还不好对上面有一个交代。
第17章,两边准备
他所要做的无非是赶走这个眼中钉,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找到赵方毓,拿到总统特令之后就好办事了。正因为如此,袁肃倒是没有受多大的苦头,充其量仅仅只是被软禁,自己尚且还能在偏院内自由活动。
然而经过一夜一天的寻找,无论是县政府招待所还是北戴河都没找到赵方毓。虽然在北戴河打听到赵方毓确实出现过的消息,可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有说是跟着邮轮出海玩去了,也有说在北戴河私人俱乐部赌博,但不管怎么打听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一整天吴承禄是有几分着急,然而也没有太往心里去,自从他第一次与赵方毓见面,就知道对方是一个浪荡的官僚子弟,指不准一时兴起跟洋人跑到外面去玩了。反正他现在已经控制住袁肃和袁肃的部队,不在乎再多等上一天、两天。再说消息已经放出去了,但凡发现赵方毓的人肯定会去通知,而赵方毓一旦听到风声也肯定会尽快赶回来。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吴承禄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到了次日的上午,整个临榆县县城内都纷纷开始传言,吴承禄强行逮捕赈灾总司令袁肃一事就这样不胫而走。仅仅才隔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消息就好比清王朝覆灭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城中谈论的头等话题。
街头巷尾、坊间堂口,但凡能看见三三五五聚在一起的人们,十之八九是在讨论这件破天荒的大事。而根据赈灾总司令行营附近那些老百姓们的“亲眼目睹”,镇守使吴承禄是趁夜发动突袭,在攻打行营大院时还开了很多枪,据说还死了不少人。
这些“有幸”成为目击者的老百姓们,顿时成了茶肆酒楼炙手可热的人物,在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之下,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人云亦云,添油加醋自然不在话下,巡防营突袭赈灾总司令行营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在市面上已经流传出许多版本。
但是究竟吴承禄为什么要强行逮捕袁司令,却没有太多的异议,众口一词的认定是袁司令在调查贪污赈灾款的案子,结果吴镇守使做贼心虚而先下手为强。一方面是许多目击者亲耳听到袁肃的大呼,另外一方面则是本地百姓对吴承禄贪赃枉法的事迹心知肚明,再加上袁司令到任一来脚踏实地、尽心尽责的处理赈灾公务,民间自然而然就相信这个传言。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们来说,他们除了扼腕叹息之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