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上党旧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刘福禄的新宅,被这些兵糟践的一塌糊涂,村长派自己的民团帮助给收拾了大半天,临了,刘福禄让村长将师爷请来,说是:宅子进大兵了,就像是进了贼一样,破坏了风水宅气了,要师爷收拾收拾镇镇宅气。
师爷已是七十多的老耋了,走路跌跌闪闪的,口齿还伶俐,一说一套套的,刘福禄发现他的辫子还在后脑勺一甩一甩的,问他:“您老的辫子怎没舍得剪呢?”
他说:“本来我就不想进民国来,就想跟着清家老佛爷走哩,结果老佛爷托梦不让我走,还要我守着清家的规矩活两天哩。”
刘福禄忽然想起他在县城见到的那个相面先生,原来他们这些人对清家的念想还在,还以为清家还会回来呢。
师爷对来的这伙大兵还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说:“这些黄皮子兵,什么革命军,倒是冒充革命军来抢劫哩。听说河南的百姓又开始往我们这里涌呢,那里的兵痞子多着哩,糟践的地主都不能活了哩,三天两头有大兵要钱要粮,也说是革命军哩。”
三日后,栗旗尚领着几十号身穿清一色军服的大兵回来遥镇,说是地地道道的“晋军”,是派来剿灭这些黄皮子的,想不到他们还不到两天就撤了。
栗旗尚还带着县府的口谕告诉村长:“村村务须增加民团,加以整训,添置武器,保民安境。”
村长是栗永禄死后栗旗书兄弟两个推荐的,名叫栗尚武,跟他们是一本家,旗尚旗书兄弟两个在黎城县城还是说一不二的,推荐个村长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最终也没弄清那些黄皮子到底是“土匪”还是“兵痞”。总之不是什么革命军,要是革命军,开初吃了村民的那些猪、羊,说不白吃,要还,怎没还哩!
那些冒称“革命军”的大兵可不是刚刚撤走的这一拨。听说挨着直隶、河南的地方都有冒称“革命军”的,他们有的是“响马”,有的是“兵痞子”,还有的就是那些打散了的新军。
挨着县城近的那些村庄没有什么“革命军”进来,他们也怕县城驻扎的晋军、民团。
村里的地主被收刮的不能活了就给佃农长地租,那些佃农收来的粮食还不够交地租。土豪绅士们到处拿着银子托关系找庇护,结果是各地的武装旋起旋灭,胜败频繁更替,到处投资扔钱,无济于事。
从河南逃难上来的难民逐渐增多了,又像大灾荒的时候,村里村外的庙宇都住满了逃难的,进来的难民总不能眼看着人家饿死冻死,刘福禄这个村长又该忙活着帮助难民安家落户了。
有给孤寡老人做儿子的,有给女儿找婆家的,这样最起码是有个落脚处了。没有这个条件的难民就在村里给他们找些破旧房子,修补修补,村民自愿捐些锅碗瓢盆,米面油柴,衣服被褥,就凑活着把他们安置下来了,算是有个落脚处了。
听说游风约一带从林县、武安上来的难民更多,那些难民在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响马,在铁瓦岭又开始发鸡毛传贴,举着“官逼民反”的大旗,各地群众纷纷响应。
刘福禄一听又是“鸡毛传贴”,头嗡地炸了,他是担心三儿子刘保顺。如今可不比以前了,县里有保安团,各村有民团,还有晋军来回驻扎,不是发发传贴,大家拿上农具围攻了县府,县长就会出来给大家主持公道了,再说现在女婿张云虎是县府保安团团长。
他给他们定下的那两房媳妇还在家里守活寡,连房还没圆,他曾到过游风约找过赤岗,让赤氏有机会嘱咐赤岗告诉他保银、保顺已经定亲过门了,就等他们回来圆房了。至今都没有个音讯。
刘福禄亲自去了一趟铁瓦岭,他要到那里直接找到保顺拖也拖他回去,他不管他还是不是头领,总之这事情是不能再干了,上一次是宝库给他报的信,幸亏人家县长没有跟他计较,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算是悟透这个理了。
从两个女儿参加义和团最终落到这个地步他就悟透这个理了,啥时候都是老百姓吃亏,官府说你对你就对,不对也对,说你不对你就不对,对也不对。当初想她们是杀洋人保家卫国,是好事,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最后还成了“匪”。
两个儿子上游风约乡学读书,那是大清取消科举了才让他们走上不归路,要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让他们寒窗苦读科举成名了,只要会识几个字帮他经营那些生意再置些田地就是稳妥之举。现在说什么也迟了,他们是越跑越野气了。
是刘福禄的新宅,被这些兵糟践的一塌糊涂,村长派自己的民团帮助给收拾了大半天,临了,刘福禄让村长将师爷请来,说是:宅子进大兵了,就像是进了贼一样,破坏了风水宅气了,要师爷收拾收拾镇镇宅气。
师爷已是七十多的老耋了,走路跌跌闪闪的,口齿还伶俐,一说一套套的,刘福禄发现他的辫子还在后脑勺一甩一甩的,问他:“您老的辫子怎没舍得剪呢?”
他说:“本来我就不想进民国来,就想跟着清家老佛爷走哩,结果老佛爷托梦不让我走,还要我守着清家的规矩活两天哩。”
刘福禄忽然想起他在县城见到的那个相面先生,原来他们这些人对清家的念想还在,还以为清家还会回来呢。
师爷对来的这伙大兵还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说:“这些黄皮子兵,什么革命军,倒是冒充革命军来抢劫哩。听说河南的百姓又开始往我们这里涌呢,那里的兵痞子多着哩,糟践的地主都不能活了哩,三天两头有大兵要钱要粮,也说是革命军哩。”
三日后,栗旗尚领着几十号身穿清一色军服的大兵回来遥镇,说是地地道道的“晋军”,是派来剿灭这些黄皮子的,想不到他们还不到两天就撤了。
栗旗尚还带着县府的口谕告诉村长:“村村务须增加民团,加以整训,添置武器,保民安境。”
村长是栗永禄死后栗旗书兄弟两个推荐的,名叫栗尚武,跟他们是一本家,旗尚旗书兄弟两个在黎城县城还是说一不二的,推荐个村长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最终也没弄清那些黄皮子到底是“土匪”还是“兵痞”。总之不是什么革命军,要是革命军,开初吃了村民的那些猪、羊,说不白吃,要还,怎没还哩!
那些冒称“革命军”的大兵可不是刚刚撤走的这一拨。听说挨着直隶、河南的地方都有冒称“革命军”的,他们有的是“响马”,有的是“兵痞子”,还有的就是那些打散了的新军。
挨着县城近的那些村庄没有什么“革命军”进来,他们也怕县城驻扎的晋军、民团。
村里的地主被收刮的不能活了就给佃农长地租,那些佃农收来的粮食还不够交地租。土豪绅士们到处拿着银子托关系找庇护,结果是各地的武装旋起旋灭,胜败频繁更替,到处投资扔钱,无济于事。
从河南逃难上来的难民逐渐增多了,又像大灾荒的时候,村里村外的庙宇都住满了逃难的,进来的难民总不能眼看着人家饿死冻死,刘福禄这个村长又该忙活着帮助难民安家落户了。
有给孤寡老人做儿子的,有给女儿找婆家的,这样最起码是有个落脚处了。没有这个条件的难民就在村里给他们找些破旧房子,修补修补,村民自愿捐些锅碗瓢盆,米面油柴,衣服被褥,就凑活着把他们安置下来了,算是有个落脚处了。
听说游风约一带从林县、武安上来的难民更多,那些难民在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响马,在铁瓦岭又开始发鸡毛传贴,举着“官逼民反”的大旗,各地群众纷纷响应。
刘福禄一听又是“鸡毛传贴”,头嗡地炸了,他是担心三儿子刘保顺。如今可不比以前了,县里有保安团,各村有民团,还有晋军来回驻扎,不是发发传贴,大家拿上农具围攻了县府,县长就会出来给大家主持公道了,再说现在女婿张云虎是县府保安团团长。
他给他们定下的那两房媳妇还在家里守活寡,连房还没圆,他曾到过游风约找过赤岗,让赤氏有机会嘱咐赤岗告诉他保银、保顺已经定亲过门了,就等他们回来圆房了。至今都没有个音讯。
刘福禄亲自去了一趟铁瓦岭,他要到那里直接找到保顺拖也拖他回去,他不管他还是不是头领,总之这事情是不能再干了,上一次是宝库给他报的信,幸亏人家县长没有跟他计较,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算是悟透这个理了。
从两个女儿参加义和团最终落到这个地步他就悟透这个理了,啥时候都是老百姓吃亏,官府说你对你就对,不对也对,说你不对你就不对,对也不对。当初想她们是杀洋人保家卫国,是好事,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最后还成了“匪”。
两个儿子上游风约乡学读书,那是大清取消科举了才让他们走上不归路,要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让他们寒窗苦读科举成名了,只要会识几个字帮他经营那些生意再置些田地就是稳妥之举。现在说什么也迟了,他们是越跑越野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