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明末亲军锦衣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满桂和秦夫人一起进宫,秦夫人是报道请战,满桂是将昨夜大家联合制定的计划上奏。
赵兴在衙门调兵遣将,最主要的是继续筹措钱粮。然后给洪承畴写了封书信,其实也是命令。命令五千骑兵,二百车兵在后日出武清,大张旗鼓的宣传进兵南苑,但绝对不允许他们和敌接战。只要望见敌踪立刻远遁,将追击他们的敌人带离南苑越远越好。
同时也给远在外面的孙承宗写了封信,虽然两人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交集,但赵兴的信中充满了对老前辈的敬仰与尊重。然后将自己的计划详细的向孙承宗汇报了,请求孙承宗在外围,给予配合。
坐镇通州的孙承宗接到这封书信之后,抚须道:“此子多有建树,倒是一个能臣,可算是大明后起之秀。这个计划也完备,可行,当行。既然如此,我当全力配合。”然后对着传令兵吩咐:“去通知总兵杨国栋固守通州,祖大寿马世龙及四方援军,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卫直达京师,并尽可能的对当面建奴进行佯动。”
一道道命令下达,各地孙承宗的老部下,纷纷行动起来,开始遵照老上司的命令,对当面的建奴进行佯动,是佯动,没有什么危险的。
各地明军一动,驻扎在南苑修整的皇太极感觉到事情的不对了。
南苑,是历代皇帝休闲牧马的地方,这里水草丰美,水洼连片,野兽时常出没其中。这样的地方,直接就解决了骑兵马匹的草料问题,所以皇太极在出战京师之后,就将主力撤到这里,进行轮番休整。
他在等,等崇祯的对自己要求的反应。
其实按照现在皇太极看来,自己的要求绝对不过份。大明朝廷和女真人战火连结十几年了,虽然女真人真的是越打越强,大明越打越弱。不过,套句心窝子的话,大金虽然越打越强,但从整个体量上来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那个老大帝国相提并论的。其实自己早已经精疲力尽,接近于崩溃的边缘。
在使用了种种办法之后,进行了这场出人意料的突袭,其目的只有一个,议和。逼迫着强硬的大明朝廷,和自己议和,让自己得到一次喘息的机会,休养生息的几年,然后再爆燃发起,最终一战定乾坤。
正如历史上皇太极临撤兵前说:“城中痴儿,朕取之易如反掌,但其疆域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如我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啸亭杂录》卷一)
然而就在他耐心等待消息的时候,突然间在北京内的细作回报:“袁崇焕被下狱了。带进城的喇嘛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崇祯,连阁老级别的人都没有见到。当时皇太极愣了半天,最终轻轻的合上书本,长叹一声。”
看来,自己必须要改变状况,对北京城进行压迫了。看来城下之盟,想用不流血的方法就要达到效果,是不会实现了。
“召集群臣帐议。”皇太极当时下令。
在这个时代,皇太极虽然贵为大汗,但还不能像后世辫子戏里那样,一言九鼎,乾纲独断,时不时的贝勒们还敢对皇太极拔刀子说话呢。
他们依旧实行着野蛮人的议政方式。在行军打仗中,大家围坐在一个篝火旁,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意见,最终实行简单的民主,谁说的有道理听谁的。这就是所谓的多王议政。
这种广泛的民主,有其极其严重的弊端,那就是一件小事,都会出现争论不休的结果,往往在紧急的军情上,耽误事情。于是后来,建立了八旗制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再是所有的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而只有大汗召... -->>
第二天,满桂和秦夫人一起进宫,秦夫人是报道请战,满桂是将昨夜大家联合制定的计划上奏。
赵兴在衙门调兵遣将,最主要的是继续筹措钱粮。然后给洪承畴写了封书信,其实也是命令。命令五千骑兵,二百车兵在后日出武清,大张旗鼓的宣传进兵南苑,但绝对不允许他们和敌接战。只要望见敌踪立刻远遁,将追击他们的敌人带离南苑越远越好。
同时也给远在外面的孙承宗写了封信,虽然两人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交集,但赵兴的信中充满了对老前辈的敬仰与尊重。然后将自己的计划详细的向孙承宗汇报了,请求孙承宗在外围,给予配合。
坐镇通州的孙承宗接到这封书信之后,抚须道:“此子多有建树,倒是一个能臣,可算是大明后起之秀。这个计划也完备,可行,当行。既然如此,我当全力配合。”然后对着传令兵吩咐:“去通知总兵杨国栋固守通州,祖大寿马世龙及四方援军,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卫直达京师,并尽可能的对当面建奴进行佯动。”
一道道命令下达,各地孙承宗的老部下,纷纷行动起来,开始遵照老上司的命令,对当面的建奴进行佯动,是佯动,没有什么危险的。
各地明军一动,驻扎在南苑修整的皇太极感觉到事情的不对了。
南苑,是历代皇帝休闲牧马的地方,这里水草丰美,水洼连片,野兽时常出没其中。这样的地方,直接就解决了骑兵马匹的草料问题,所以皇太极在出战京师之后,就将主力撤到这里,进行轮番休整。
他在等,等崇祯的对自己要求的反应。
其实按照现在皇太极看来,自己的要求绝对不过份。大明朝廷和女真人战火连结十几年了,虽然女真人真的是越打越强,大明越打越弱。不过,套句心窝子的话,大金虽然越打越强,但从整个体量上来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那个老大帝国相提并论的。其实自己早已经精疲力尽,接近于崩溃的边缘。
在使用了种种办法之后,进行了这场出人意料的突袭,其目的只有一个,议和。逼迫着强硬的大明朝廷,和自己议和,让自己得到一次喘息的机会,休养生息的几年,然后再爆燃发起,最终一战定乾坤。
正如历史上皇太极临撤兵前说:“城中痴儿,朕取之易如反掌,但其疆域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如我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啸亭杂录》卷一)
然而就在他耐心等待消息的时候,突然间在北京内的细作回报:“袁崇焕被下狱了。带进城的喇嘛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崇祯,连阁老级别的人都没有见到。当时皇太极愣了半天,最终轻轻的合上书本,长叹一声。”
看来,自己必须要改变状况,对北京城进行压迫了。看来城下之盟,想用不流血的方法就要达到效果,是不会实现了。
“召集群臣帐议。”皇太极当时下令。
在这个时代,皇太极虽然贵为大汗,但还不能像后世辫子戏里那样,一言九鼎,乾纲独断,时不时的贝勒们还敢对皇太极拔刀子说话呢。
他们依旧实行着野蛮人的议政方式。在行军打仗中,大家围坐在一个篝火旁,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意见,最终实行简单的民主,谁说的有道理听谁的。这就是所谓的多王议政。
这种广泛的民主,有其极其严重的弊端,那就是一件小事,都会出现争论不休的结果,往往在紧急的军情上,耽误事情。于是后来,建立了八旗制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不再是所有的人坐在一起七嘴八舌,而只有大汗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