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门前情思大碗茶 (1/2)
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被风吹走的角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次听这首歌,那是在好几年前。父母喜欢听带着美声的音乐,因为它曲调细润,歌声柔软优美,所以买了好多的传统民歌的cd在家里。第一次听的时候,我一把便拿出遥控器,直接跳了过去。因为作为现代人,而且还是90后的年轻人,是根本无法理解那个遥远而又古老的贫穷的中国,无法体会那时艰难而又困苦的生活环境,无法懂得那份历史的沧桑感与厚重感。
一次闲来无事儿,便又找来那些老旧的唱片听了听,不记得是在哪一年了。那时我突然感觉这首歌韵味很足,像一部经典的戏曲,字里行间隐隐地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老北京味儿,仿佛那不是一首歌,而是在向我们徐徐地述说着一个古老而又遥远的故事。故事里有一座高高的气势雄伟的故宫城墙,它常年矗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吹,依旧是那么的坚硬而又挺拔。有一群孩子是在那里长大,天天背着书包,走在高高的城墙角下。偶尔,也会仰望头顶的那一块块红砖绿瓦,那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每次都忍不住在城墙角下逗留,每都都忍不住遐想,日子一长,那已经成为了儿时一个遥远而又憧憬的梦。更多的时候则是在城墙边的一大片绿茵茵的绿坪,几个孩子背着书包在草地里捉蛐蛐儿玩,那甜美而又灿烂的笑声在那空旷而又宏大的城墙边,久久地回荡,充斥着整个童年的快乐。
今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有幸在cctv音乐频道中的歌声走过30年栏目中又一次听到这首歌,我突然产生了一种犹如再读一遍汪老先生写的胡同文化。当时,我已经学过汪老先生的这篇课文了,而且还很喜欢他的这篇文。所以,再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像小溪刚汇进大海般时的心情,汹涌澎湃。终究还是压抑不住内心激动与欣喜,我迅速将音量调到最大。妈妈在厨房里扯着嗓门喊音量过大,我便锁上房门,找了一张小木椅坐下,十分虔诚而又憧憬地听着。听着,听着,脑海中便不由地回忆起了汪老先生笔下的老北京人。喜欢喝茶、斗蛐蛐、遛鸟,吃一辈子白菜也不觉得腻,还有那卖东西的人在深深长长的巷子里的吆喝声那些老北京的人文生活,都深深地溶解在这首悠扬的歌曲声中,这韵味就更浓厚了。
为了再一次回味这首歌,我便打开了一个音乐网站,在里面搜,可服务器显示没有。当时我心里像霜打的茄子似的,别提有多失落。怎么可以没有?可仔细一想,是啊,那么久远的歌了。现在的流行歌如天上的点点繁星,其形式如滚滚波浪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一天一个样儿,昨天还在翻红,今天已经有另几首或是十几首歌给顶替了。有时连自己都感觉跟不上时代了,更何况是那么老的歌呢,而且词曲也不流行。我突然更加能体会汪老先生对于老北京喜爱,对于胡同文化的没落油然而生无奈、惆怅之情了。
那是怎样一个年代呀?兄弟姐妹好几个,穿一件破旧的衣服,而那唯一的衣服就是家里的奢侈品,谁要是外出谁就穿,其余的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所以能穿上一件衣服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儿啊;也不知道玩具是什么概念,经常玩的游戏就是在草垛子里躲猫猫,能有一个弹弓打鸟,那便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儿了;怕铅笔太快用完,就只将铅笔削一点点,微微露出一点黑铅,... -->>
第一次听这首歌,那是在好几年前。父母喜欢听带着美声的音乐,因为它曲调细润,歌声柔软优美,所以买了好多的传统民歌的cd在家里。第一次听的时候,我一把便拿出遥控器,直接跳了过去。因为作为现代人,而且还是90后的年轻人,是根本无法理解那个遥远而又古老的贫穷的中国,无法体会那时艰难而又困苦的生活环境,无法懂得那份历史的沧桑感与厚重感。
一次闲来无事儿,便又找来那些老旧的唱片听了听,不记得是在哪一年了。那时我突然感觉这首歌韵味很足,像一部经典的戏曲,字里行间隐隐地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老北京味儿,仿佛那不是一首歌,而是在向我们徐徐地述说着一个古老而又遥远的故事。故事里有一座高高的气势雄伟的故宫城墙,它常年矗立在那里,任凭风吹雨吹,依旧是那么的坚硬而又挺拔。有一群孩子是在那里长大,天天背着书包,走在高高的城墙角下。偶尔,也会仰望头顶的那一块块红砖绿瓦,那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每次都忍不住在城墙角下逗留,每都都忍不住遐想,日子一长,那已经成为了儿时一个遥远而又憧憬的梦。更多的时候则是在城墙边的一大片绿茵茵的绿坪,几个孩子背着书包在草地里捉蛐蛐儿玩,那甜美而又灿烂的笑声在那空旷而又宏大的城墙边,久久地回荡,充斥着整个童年的快乐。
今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有幸在cctv音乐频道中的歌声走过30年栏目中又一次听到这首歌,我突然产生了一种犹如再读一遍汪老先生写的胡同文化。当时,我已经学过汪老先生的这篇课文了,而且还很喜欢他的这篇文。所以,再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像小溪刚汇进大海般时的心情,汹涌澎湃。终究还是压抑不住内心激动与欣喜,我迅速将音量调到最大。妈妈在厨房里扯着嗓门喊音量过大,我便锁上房门,找了一张小木椅坐下,十分虔诚而又憧憬地听着。听着,听着,脑海中便不由地回忆起了汪老先生笔下的老北京人。喜欢喝茶、斗蛐蛐、遛鸟,吃一辈子白菜也不觉得腻,还有那卖东西的人在深深长长的巷子里的吆喝声那些老北京的人文生活,都深深地溶解在这首悠扬的歌曲声中,这韵味就更浓厚了。
为了再一次回味这首歌,我便打开了一个音乐网站,在里面搜,可服务器显示没有。当时我心里像霜打的茄子似的,别提有多失落。怎么可以没有?可仔细一想,是啊,那么久远的歌了。现在的流行歌如天上的点点繁星,其形式如滚滚波浪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一天一个样儿,昨天还在翻红,今天已经有另几首或是十几首歌给顶替了。有时连自己都感觉跟不上时代了,更何况是那么老的歌呢,而且词曲也不流行。我突然更加能体会汪老先生对于老北京喜爱,对于胡同文化的没落油然而生无奈、惆怅之情了。
那是怎样一个年代呀?兄弟姐妹好几个,穿一件破旧的衣服,而那唯一的衣服就是家里的奢侈品,谁要是外出谁就穿,其余的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所以能穿上一件衣服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儿啊;也不知道玩具是什么概念,经常玩的游戏就是在草垛子里躲猫猫,能有一个弹弓打鸟,那便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儿了;怕铅笔太快用完,就只将铅笔削一点点,微微露出一点黑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