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战后朝会 (2/2)
醋溜小说网 www.chncl.com,盛世王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离而已,身在外地工作一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们的责任就是粉饰太平,歌颂这场死伤惨烈的平叛之乱,隐藏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不停的歌功颂德又介绍着这战役的凶险程度,当然了少不了称赞皇室为了不破坏京城这个古都,不连累百姓所有没率先使用热武器的爱民之心,以及禁军战士们的英勇还有殉国的忠诚。
所有的真相几乎都被埋没了,传媒公司们将这一切粉饰得很冠冕堂皇,合情合理又顺理成章,最起码他们妙笔生花的能耐不容质疑,不管是对民众还是其他国家关注时政的人都有了一个完美的交代。
为了博上位,这时候每一个位置的人都是才能尽显,尽善尽美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战乱后的善后工作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要知道往日里这些官老爷可没这么大的能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这时候绝对属于不上进,所有人不只是全力以赴甚至是把自己的潜能都给逼了出来,没日没夜的操劳就算不给加班费也无所谓,因为他们生怕自己没事做捞不到政绩会被其他人淘汰。
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每一个人都废寝忘食的忙碌着,可以说每一个岗位上都暴发出了可怕的工作能力。大明王朝这台国家机器的运转空前的顺利也空前的高效,如此恐怖的效果连朱威权都倍感惊讶,因为他登基至今他都没见过底下的人有这样可怕的工作能力。
他也知道官场上明哲保身的道理,很多时候一些人精都会采取低调的做风,可问题是现在文武百官各派系暴发出的能力确实让他瞠目结舌,可以说比之前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一点都看不出有动荡过的迹象,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现在这个临时组成的官场系统。
原内政阁三大家族一起没落,那些精心培养的人才全都蛰伏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势力一涌而上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比起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得不感慨这些草根出身的家伙确实有才能,这些家伙能混迹官场绝对有自己的智慧和一技之长,或许之前缺少的只是一个展现的舞台和可以肆意发挥的机会而已。
战乱没任何的后遗症,所有的空缺迅速就被填补,甚至以效率来计算的话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比之前还强了数倍,为了争权夺利这些人暴发出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菊话桂香的季节秋高气爽,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冬天的寒冷还没到来。
举国,或者说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的这一天到来了,九月初九的夜晚京城的氛围已经严肃得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个黑夜没了前几天的歌舞升平,没人敢于用灯红酒绿的方式打扰这一份庄严,纸醉金迷的生活仿佛在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嘎然而止进入了一个无法预料的停顿之中,古老的城池透着一份沉重无比的庄重。
子时的时候没有喧哗的歌舞声,不过各家各户尤其一些大户人家和高档酒店里都是亮如白昼的情况,进京的官员们都在紧张的做着准备。尽管现在是现代化的社会了,往日上班的时候有方便而又随意的制服,不过一但面圣开朝的话还是讲究颇多的,礼仪和着装是必须认真看待必须一丝不苟的大问题,任何一个环节一但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前途。
虽然平日里他们办公穿正装就好了,不过混到一定的位置还是能得到朝廷统一发放的官服,这对于混迹官场的人而言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尽管官服简化了很多没之前那么繁琐,款式也飘逸随意一直有所改进,不过还是按照以为文官仙鹤武官麒麟的旧制来标明身份,官服上的刺绣可以一眼就看出这个人的官位高低。
身穿麒麟蟒袍的将军或许不少,不过穿着仙鹤官服的少了那三位内大臣,那位极人臣的机会不知道最终花落谁家,光这点就让很多人感觉兴奋异常。
天空还是漆黑的一片,不过深更半夜的大街一点都不安静,不用实行宵禁所有的街道已经处于一种极端严肃的氛围中。有资格的封疆大吏都入住了皇室大酒店,其余的深宅大院也是灯火通明,不少的车辆都已经早早的准备好,一以严阵以待的架势深怕出哪怕是半点的闪失,因为谁都清楚这个夜晚肯定很重要。
天还没亮,所有的官员看着自己已经一起朝着皇宫出发,路上即使车驾有偶遇碰上了知己好友也不敢互相寒嘘。所有的人都在默默的关注着其他的人,观察着到底有哪些人来了,又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一次朝会让人几乎要窒息的庄严和肃然。
整个京城在这一晚戒严了,皇宫被荷枪实弹的禁军包围得水泄不通,出尽了精兵强将让人感觉无比的肃杀。皇城九门,还有皇宫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禁军的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把守。这是明面上的森严,最少摆出一副十分隆重的表相,这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对于来京官员的一种尊重。
而暗地里,御用拱卫司,御前侍卫,有多少的人暗藏其中几乎没人敢猜测。御用拱卫司是绝对的皇权爪牙,虽然这一次元气大损不过迅速的从各地的分支里抽调人马好歹缓了过来,依旧保持着低调不示人前的状态,不过这一个月也补充了大部分的空缺,重新进入正常的运转当中。
这些鹰犬没人敢不忌惮,谁知道他们会隐藏在哪个角落,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冲上来咬你一口,要知道被这些疯狗盯上的话肯定死咬着不放,所以众人都觉得可以惹阎罗王也不要去惹这些疯狗。
礼部的官员们提前准备了一天,当文武百官前来的时候他们立刻谨慎起来,按照官品和官职安排这些官员从皇宫的各个门进出,在这一点上尊卑分明十分的森严,老祖宗们留下的规矩虽然被精简了很多但有些时候却是一点都不能逾越的,哪怕是进入的时间前后都不允许有半分的差池。
上次这样大动干戈还是皇帝登基之时,所以对于这些古老的臣子之礼很多官员还很陌生,但看得出此刻他们很是兴奋。皇宫的古朴,威严,四百年王朝透出的那股不可侵犯的高高在上让他们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每个人的面色都是虔诚而又肃穆,因为在这份庄严的面前没人敢于有轻蔑之心。又同时期待着位极人臣的那份荣耀。
金殿之外的大殿,禁军,御用拱卫司,这次平叛的有功之士列成了方队,目不斜视的注释着金殿的方向,虽然鸦雀无声但那份肃杀之气依旧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他们立于大殿的左右二侧,中间恰好就是文武百官们上金殿的通道,当经过这么一群杀神的身边时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感受到了那股铮铮铁骨散发出的傲性和煞气,那正是一个王朝的军队该具有的威慑,同时又给人一种他们可以保家卫国的安全感。
礼部的官员穿花蝴蝶一般的忙碌着,监视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深怕出现半点的差池,哪怕之前他们已经把这些规矩都教给了所有的人,也相信他们肯定在家里练习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还是怕会有哪个马虎的家伙会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如果这种庄严的时候出现意外的话礼部的脸就丢尽了。
好在气氛虽然紧张,但所有的人都牢记着自己该做的事和自己该守的本份,就算是初次上朝的小年轻也是谨慎无比没出什么岔子,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时候有所逾越的话绝对是在找死。用了足足三个小时的时间,文武百官们按照古礼前后有序的进入了金殿,就算没明确到言语尽祥的划分线但他们还是按照官位的高低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一时间金殿上几乎有人满为患的趋势了。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互相打量着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心里默默的盘算着但这时谁都不敢开口说话更别提交头接耳了。在这样隆重的时刻谁都不敢有半点的冒犯之举,因为在这时候不守规矩的话很容易被别人觉得轻浮,就算皇帝不怪罪但事后肯定受尽排挤,用前途尽毁来形容也不为过。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按理说这样的氛围该很肃然才对。不过这时的庄严中却有一份唏嘘的可笑,文官之首的内政阁三位内大臣一个都看不见,武官为首的禁军总兵所在叛乱时受到了清洗,这会也是一个站台面的人都没有,地方军营的人不想惹火烧身,御用拱卫司的人功成身退,所以武官之首的位置也是空空如也。
这样的画面很是滑稽却又让人感觉心头一热,权利的空置是最吸引人的,对于有上进心或者说野心勃勃的人而言那就是他们奋斗前进的动力,瞬间就能产生混身上下充满干劲的兴奋感。
天空已露鱼肚白了,若大的金殿连外边大殿密密麻麻数千号人,但此刻却是压抑的一片没半点的声响,夸张点说这时候甚至喘口大气都可能引来其他人的关注,没人希望在这种时刻成为别人嘲笑或者是关注的对象。
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这时候出风头或是出糗都是找死,数千号人站着和挺尸差不多,不过不管权位高低都的眼珠子四下乱抓,忍不住观察着其他人或者说其他派系的人。
高高在上的龙椅依旧空空如也,站了一个多小时了不过没人敢表示不满,众人都翘首以盼的等待着一点抱怨的迹象都不敢表露,因为谁都清楚这将是决定王朝未来走势和自己命运的一天。
等待良久,圣上还没现身,按理说已经到了早朝的时间了。就在众人开始面露疑惑之色时,张圣阳和礼部的尚书刘凯哼并列着走了出来,在他们的身后跟着十多个手捧着一卷卷圣旨的太监,面色庄重无比,他们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
大明经过四百年来不断的改革,权利被分化也被确定得十分的明显,内政的话有内政阁坐镇堪称是权势滔天。而朝堂之上则是有七部共掌天下,礼,吏,户,刑,兵,工,还有商部,七部尚书都是与内大臣平起平坐之人,若说位极人臣的话那无疑就是达到了七部尚书和领内大臣这样的高度。
不同的是七部尚书直对圣听,内政三大臣则是主理内务,主要任何是结党营私光明正大的勾心斗角。虽然权利上有所交错,但其实细分的话各有千秋,职能上的交合细分是无数次改革过后能和平共处的成果。
“圣上有旨,此次平叛,文官有气节,武官不怕死。”张圣阳上前一步,满面严肃的说:“此次多少战士英勇的为国捐躯,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忠烈之士,朝会开始前请诸位同僚先为他们默哀,正是有他们的英魂长存,才得以保我大明江山的繁荣昌盛。”
这悼词的规格已经表示这些人将会葬入万烈浮屠,规格之高不容轻蔑,张圣阳话音一落,七部的尚书做了表率,率先的闭上了眼睛满面的沉痛之色,百官这时都不敢怠慢赶紧先默哀了一番。有心之人已经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诡异了,虽然现在金殿之上百官齐聚看起来一团和气,但仔细一看还是颇有几分耐人寻味。
若说大明的官场以概念来细分的话,大概可以从两个方向去区别各自的权利和界线。一是在国务方面,内政阁历来就是明争暗斗的大舞台,各方兵马暗流涌动龙蛇混杂,既有草根出身的人杰亦有名门望族的世袭,可以说是大明权利圈中最乱的一个地方,这里把结党营私这个概念搬到了明面上,经常上演百姓口中喜闻乐见的狗咬狗画面。
这里最容易飞黄腾达,最容易平步青云,可同时没能力的话也最容易被淘汰,不过是个人都会挤破头往进冲。
而处理国务内外都掌控的朝堂七部在某种意义上与内政阁分工明确,可在不少方面又搅和在一起隐隐有纠缠不清之势,但说到底内政阁是属于党派和臣子的舞台,朝堂七部则受皇帝的直接统帅,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分外的明确,双方看似权利相当但本质上的区别特别的明显,所以有追求的官员都得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在哪一方面平步青云。
此次叛乱,内政阁三大家族全军覆没,整个内政阁可以说处于土绷瓦解的状态。而朝堂七部却一点损伤都没有,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些耐人寻味,也得亏了七部的存在很是完善,否则的话重建的工程也不会进行得那么顺利。
一时间朝堂上的人各有心思,有的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意,有的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依旧摆出一副痛失贤良的模样哀悼着,哪怕之前他们连这些死的人是谁都不知道,但这时候还是死者为大该做的表面功夫做足了再说。
哀悼完了烈士还不能进入正题,七部尚书一起出现是意料之中的一种隆重,紧接着就对这场叛乱进行一系列的善后工作。活着的勇士自然是升官发财,死掉的也得有抚恤和追封,一系列的名单实在太长了没办法一一讲明,所以只是草草的说了几句具体的还得由礼部和兵部商议着办。
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因为兵部管的是各地的驻军,总的来说还没独揽大权的能耐。事实上军队一向是一分为二的,安国保绑的力量掌握在兵部尚书的手里,而兵部尚书自然也是听从皇命,而真正精锐的部队实际上是直属皇命的禁军,这才是大明的根本也是战斗力最强悍的军队,说难听点他们根本不听兵部尚书的话和兵部几乎没什么关系。
这一次战死的不是禁军就是御用拱卫司的人,有另外的也是宫内的供奉和侍卫,所以这论功行赏的事兵部也是来走个过场而已。这次真龙会的造反轰轰烈烈,禁军和御用拱卫司内部都出现了问题,不可能听命皇权的朝堂七部就是铁板一块一点问题都没有。
要说他们油盐不进,水渗不透火烧不穿的话谁都不相信,这样的局面下他们绝不可能独善其身。有心人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七部官员尽管个个都摆出了一副忠天臣子大义凛然的样子,可实际上不少人面色憔悴也带着不安,越掩饰越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看来里边也是问题多多啊,好在战乱一开始皇帝就以保住朝廷力量为由批准了他们的出逃,实际上是派人把整个朝堂七部都控制起来才没多生事端,把这场骚乱波及的范围严格的控制在京城里,没有波及到个王朝其他的地方,这也得益于皇帝的果断决定。
光是论功行赏还有对这场叛乱的总结就耗去了整整一个上午,就算不少人饥肠辘辘也只能忍着,有屎有尿也只能憋着,或许是因为所有人都心思活络的关系反倒没怎么受生理反应的干扰。
既然是举国关注的朝会,自然不可能给你中途离席上厕所的时间,谁要在这时候来个屎尿急的话甚至会轮为其他人的笑柄,这些威风凛凛的官老爷官服下甚至很多人都穿着成年人专用的尿布。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由张圣阳和七部尚书主持着,最主要的当然是对这场叛乱有一个合理的交代。
朝堂七部,内政阁,出了这样大事自然是七部为先。而且内政阁也全军覆没了上不了台面,有御用拱卫司的司长和七部尚书一起出面,实际上也是反映了这次朝会的重要性。
毕竟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举世皆知,别说是大明的百姓们民心不稳,甚至这场叛乱还影响着全世界的格局,可以说也得有个合理的消息广而告知。不然的话以人们脑补的能力肯定是谣言满天飞,各种各样莫须有的版本四处乱飞,到时候闹得人心惶惶就不好了。
离而已,身在外地工作一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他们的责任就是粉饰太平,歌颂这场死伤惨烈的平叛之乱,隐藏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不停的歌功颂德又介绍着这战役的凶险程度,当然了少不了称赞皇室为了不破坏京城这个古都,不连累百姓所有没率先使用热武器的爱民之心,以及禁军战士们的英勇还有殉国的忠诚。
所有的真相几乎都被埋没了,传媒公司们将这一切粉饰得很冠冕堂皇,合情合理又顺理成章,最起码他们妙笔生花的能耐不容质疑,不管是对民众还是其他国家关注时政的人都有了一个完美的交代。
为了博上位,这时候每一个位置的人都是才能尽显,尽善尽美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战乱后的善后工作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要知道往日里这些官老爷可没这么大的能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这时候绝对属于不上进,所有人不只是全力以赴甚至是把自己的潜能都给逼了出来,没日没夜的操劳就算不给加班费也无所谓,因为他们生怕自己没事做捞不到政绩会被其他人淘汰。
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每一个人都废寝忘食的忙碌着,可以说每一个岗位上都暴发出了可怕的工作能力。大明王朝这台国家机器的运转空前的顺利也空前的高效,如此恐怖的效果连朱威权都倍感惊讶,因为他登基至今他都没见过底下的人有这样可怕的工作能力。
他也知道官场上明哲保身的道理,很多时候一些人精都会采取低调的做风,可问题是现在文武百官各派系暴发出的能力确实让他瞠目结舌,可以说比之前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一点都看不出有动荡过的迹象,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现在这个临时组成的官场系统。
原内政阁三大家族一起没落,那些精心培养的人才全都蛰伏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方势力一涌而上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比起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得不感慨这些草根出身的家伙确实有才能,这些家伙能混迹官场绝对有自己的智慧和一技之长,或许之前缺少的只是一个展现的舞台和可以肆意发挥的机会而已。
战乱没任何的后遗症,所有的空缺迅速就被填补,甚至以效率来计算的话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比之前还强了数倍,为了争权夺利这些人暴发出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菊话桂香的季节秋高气爽,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冬天的寒冷还没到来。
举国,或者说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的这一天到来了,九月初九的夜晚京城的氛围已经严肃得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个黑夜没了前几天的歌舞升平,没人敢于用灯红酒绿的方式打扰这一份庄严,纸醉金迷的生活仿佛在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嘎然而止进入了一个无法预料的停顿之中,古老的城池透着一份沉重无比的庄重。
子时的时候没有喧哗的歌舞声,不过各家各户尤其一些大户人家和高档酒店里都是亮如白昼的情况,进京的官员们都在紧张的做着准备。尽管现在是现代化的社会了,往日上班的时候有方便而又随意的制服,不过一但面圣开朝的话还是讲究颇多的,礼仪和着装是必须认真看待必须一丝不苟的大问题,任何一个环节一但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前途。
虽然平日里他们办公穿正装就好了,不过混到一定的位置还是能得到朝廷统一发放的官服,这对于混迹官场的人而言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尽管官服简化了很多没之前那么繁琐,款式也飘逸随意一直有所改进,不过还是按照以为文官仙鹤武官麒麟的旧制来标明身份,官服上的刺绣可以一眼就看出这个人的官位高低。
身穿麒麟蟒袍的将军或许不少,不过穿着仙鹤官服的少了那三位内大臣,那位极人臣的机会不知道最终花落谁家,光这点就让很多人感觉兴奋异常。
天空还是漆黑的一片,不过深更半夜的大街一点都不安静,不用实行宵禁所有的街道已经处于一种极端严肃的氛围中。有资格的封疆大吏都入住了皇室大酒店,其余的深宅大院也是灯火通明,不少的车辆都已经早早的准备好,一以严阵以待的架势深怕出哪怕是半点的闪失,因为谁都清楚这个夜晚肯定很重要。
天还没亮,所有的官员看着自己已经一起朝着皇宫出发,路上即使车驾有偶遇碰上了知己好友也不敢互相寒嘘。所有的人都在默默的关注着其他的人,观察着到底有哪些人来了,又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一次朝会让人几乎要窒息的庄严和肃然。
整个京城在这一晚戒严了,皇宫被荷枪实弹的禁军包围得水泄不通,出尽了精兵强将让人感觉无比的肃杀。皇城九门,还有皇宫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禁军的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把守。这是明面上的森严,最少摆出一副十分隆重的表相,这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对于来京官员的一种尊重。
而暗地里,御用拱卫司,御前侍卫,有多少的人暗藏其中几乎没人敢猜测。御用拱卫司是绝对的皇权爪牙,虽然这一次元气大损不过迅速的从各地的分支里抽调人马好歹缓了过来,依旧保持着低调不示人前的状态,不过这一个月也补充了大部分的空缺,重新进入正常的运转当中。
这些鹰犬没人敢不忌惮,谁知道他们会隐藏在哪个角落,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冲上来咬你一口,要知道被这些疯狗盯上的话肯定死咬着不放,所以众人都觉得可以惹阎罗王也不要去惹这些疯狗。
礼部的官员们提前准备了一天,当文武百官前来的时候他们立刻谨慎起来,按照官品和官职安排这些官员从皇宫的各个门进出,在这一点上尊卑分明十分的森严,老祖宗们留下的规矩虽然被精简了很多但有些时候却是一点都不能逾越的,哪怕是进入的时间前后都不允许有半分的差池。
上次这样大动干戈还是皇帝登基之时,所以对于这些古老的臣子之礼很多官员还很陌生,但看得出此刻他们很是兴奋。皇宫的古朴,威严,四百年王朝透出的那股不可侵犯的高高在上让他们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每个人的面色都是虔诚而又肃穆,因为在这份庄严的面前没人敢于有轻蔑之心。又同时期待着位极人臣的那份荣耀。
金殿之外的大殿,禁军,御用拱卫司,这次平叛的有功之士列成了方队,目不斜视的注释着金殿的方向,虽然鸦雀无声但那份肃杀之气依旧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他们立于大殿的左右二侧,中间恰好就是文武百官们上金殿的通道,当经过这么一群杀神的身边时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感受到了那股铮铮铁骨散发出的傲性和煞气,那正是一个王朝的军队该具有的威慑,同时又给人一种他们可以保家卫国的安全感。
礼部的官员穿花蝴蝶一般的忙碌着,监视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深怕出现半点的差池,哪怕之前他们已经把这些规矩都教给了所有的人,也相信他们肯定在家里练习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还是怕会有哪个马虎的家伙会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如果这种庄严的时候出现意外的话礼部的脸就丢尽了。
好在气氛虽然紧张,但所有的人都牢记着自己该做的事和自己该守的本份,就算是初次上朝的小年轻也是谨慎无比没出什么岔子,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时候有所逾越的话绝对是在找死。用了足足三个小时的时间,文武百官们按照古礼前后有序的进入了金殿,就算没明确到言语尽祥的划分线但他们还是按照官位的高低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一时间金殿上几乎有人满为患的趋势了。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互相打量着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心里默默的盘算着但这时谁都不敢开口说话更别提交头接耳了。在这样隆重的时刻谁都不敢有半点的冒犯之举,因为在这时候不守规矩的话很容易被别人觉得轻浮,就算皇帝不怪罪但事后肯定受尽排挤,用前途尽毁来形容也不为过。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按理说这样的氛围该很肃然才对。不过这时的庄严中却有一份唏嘘的可笑,文官之首的内政阁三位内大臣一个都看不见,武官为首的禁军总兵所在叛乱时受到了清洗,这会也是一个站台面的人都没有,地方军营的人不想惹火烧身,御用拱卫司的人功成身退,所以武官之首的位置也是空空如也。
这样的画面很是滑稽却又让人感觉心头一热,权利的空置是最吸引人的,对于有上进心或者说野心勃勃的人而言那就是他们奋斗前进的动力,瞬间就能产生混身上下充满干劲的兴奋感。
天空已露鱼肚白了,若大的金殿连外边大殿密密麻麻数千号人,但此刻却是压抑的一片没半点的声响,夸张点说这时候甚至喘口大气都可能引来其他人的关注,没人希望在这种时刻成为别人嘲笑或者是关注的对象。
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这时候出风头或是出糗都是找死,数千号人站着和挺尸差不多,不过不管权位高低都的眼珠子四下乱抓,忍不住观察着其他人或者说其他派系的人。
高高在上的龙椅依旧空空如也,站了一个多小时了不过没人敢表示不满,众人都翘首以盼的等待着一点抱怨的迹象都不敢表露,因为谁都清楚这将是决定王朝未来走势和自己命运的一天。
等待良久,圣上还没现身,按理说已经到了早朝的时间了。就在众人开始面露疑惑之色时,张圣阳和礼部的尚书刘凯哼并列着走了出来,在他们的身后跟着十多个手捧着一卷卷圣旨的太监,面色庄重无比,他们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
大明经过四百年来不断的改革,权利被分化也被确定得十分的明显,内政的话有内政阁坐镇堪称是权势滔天。而朝堂之上则是有七部共掌天下,礼,吏,户,刑,兵,工,还有商部,七部尚书都是与内大臣平起平坐之人,若说位极人臣的话那无疑就是达到了七部尚书和领内大臣这样的高度。
不同的是七部尚书直对圣听,内政三大臣则是主理内务,主要任何是结党营私光明正大的勾心斗角。虽然权利上有所交错,但其实细分的话各有千秋,职能上的交合细分是无数次改革过后能和平共处的成果。
“圣上有旨,此次平叛,文官有气节,武官不怕死。”张圣阳上前一步,满面严肃的说:“此次多少战士英勇的为国捐躯,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忠烈之士,朝会开始前请诸位同僚先为他们默哀,正是有他们的英魂长存,才得以保我大明江山的繁荣昌盛。”
这悼词的规格已经表示这些人将会葬入万烈浮屠,规格之高不容轻蔑,张圣阳话音一落,七部的尚书做了表率,率先的闭上了眼睛满面的沉痛之色,百官这时都不敢怠慢赶紧先默哀了一番。有心之人已经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诡异了,虽然现在金殿之上百官齐聚看起来一团和气,但仔细一看还是颇有几分耐人寻味。
若说大明的官场以概念来细分的话,大概可以从两个方向去区别各自的权利和界线。一是在国务方面,内政阁历来就是明争暗斗的大舞台,各方兵马暗流涌动龙蛇混杂,既有草根出身的人杰亦有名门望族的世袭,可以说是大明权利圈中最乱的一个地方,这里把结党营私这个概念搬到了明面上,经常上演百姓口中喜闻乐见的狗咬狗画面。
这里最容易飞黄腾达,最容易平步青云,可同时没能力的话也最容易被淘汰,不过是个人都会挤破头往进冲。
而处理国务内外都掌控的朝堂七部在某种意义上与内政阁分工明确,可在不少方面又搅和在一起隐隐有纠缠不清之势,但说到底内政阁是属于党派和臣子的舞台,朝堂七部则受皇帝的直接统帅,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分外的明确,双方看似权利相当但本质上的区别特别的明显,所以有追求的官员都得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在哪一方面平步青云。
此次叛乱,内政阁三大家族全军覆没,整个内政阁可以说处于土绷瓦解的状态。而朝堂七部却一点损伤都没有,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些耐人寻味,也得亏了七部的存在很是完善,否则的话重建的工程也不会进行得那么顺利。
一时间朝堂上的人各有心思,有的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意,有的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依旧摆出一副痛失贤良的模样哀悼着,哪怕之前他们连这些死的人是谁都不知道,但这时候还是死者为大该做的表面功夫做足了再说。
哀悼完了烈士还不能进入正题,七部尚书一起出现是意料之中的一种隆重,紧接着就对这场叛乱进行一系列的善后工作。活着的勇士自然是升官发财,死掉的也得有抚恤和追封,一系列的名单实在太长了没办法一一讲明,所以只是草草的说了几句具体的还得由礼部和兵部商议着办。
这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因为兵部管的是各地的驻军,总的来说还没独揽大权的能耐。事实上军队一向是一分为二的,安国保绑的力量掌握在兵部尚书的手里,而兵部尚书自然也是听从皇命,而真正精锐的部队实际上是直属皇命的禁军,这才是大明的根本也是战斗力最强悍的军队,说难听点他们根本不听兵部尚书的话和兵部几乎没什么关系。
这一次战死的不是禁军就是御用拱卫司的人,有另外的也是宫内的供奉和侍卫,所以这论功行赏的事兵部也是来走个过场而已。这次真龙会的造反轰轰烈烈,禁军和御用拱卫司内部都出现了问题,不可能听命皇权的朝堂七部就是铁板一块一点问题都没有。
要说他们油盐不进,水渗不透火烧不穿的话谁都不相信,这样的局面下他们绝不可能独善其身。有心人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七部官员尽管个个都摆出了一副忠天臣子大义凛然的样子,可实际上不少人面色憔悴也带着不安,越掩饰越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看来里边也是问题多多啊,好在战乱一开始皇帝就以保住朝廷力量为由批准了他们的出逃,实际上是派人把整个朝堂七部都控制起来才没多生事端,把这场骚乱波及的范围严格的控制在京城里,没有波及到个王朝其他的地方,这也得益于皇帝的果断决定。
光是论功行赏还有对这场叛乱的总结就耗去了整整一个上午,就算不少人饥肠辘辘也只能忍着,有屎有尿也只能憋着,或许是因为所有人都心思活络的关系反倒没怎么受生理反应的干扰。
既然是举国关注的朝会,自然不可能给你中途离席上厕所的时间,谁要在这时候来个屎尿急的话甚至会轮为其他人的笑柄,这些威风凛凛的官老爷官服下甚至很多人都穿着成年人专用的尿布。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由张圣阳和七部尚书主持着,最主要的当然是对这场叛乱有一个合理的交代。
朝堂七部,内政阁,出了这样大事自然是七部为先。而且内政阁也全军覆没了上不了台面,有御用拱卫司的司长和七部尚书一起出面,实际上也是反映了这次朝会的重要性。
毕竟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举世皆知,别说是大明的百姓们民心不稳,甚至这场叛乱还影响着全世界的格局,可以说也得有个合理的消息广而告知。不然的话以人们脑补的能力肯定是谣言满天飞,各种各样莫须有的版本四处乱飞,到时候闹得人心惶惶就不好了。